多地通知!这些人“五一”不能离开本市

近期,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国各地陆续迎来开学季。昨天(4月27日)早上,北京市高三年级,上海市、广州市高三、初三年级学生返校、开学、复课。

与此同时,劳动节临近,各地针对师生相继下发“出行通知”,正深刻影响着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们的“五一”出行安排。

多地针对师生下发“出行通知”

4月26日,江苏连云港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发布通知要求,全市师生员工即日起不得离开连云港,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同样不准离开,其中大中专院校等严格执行校园封闭管理措施。

4月26日,江西南昌市教育局也发布通知,所有在昌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节日期间原则上不离开南昌,如有特殊情况确需离昌的,应严格执行请假报批制度,经批准同意后方可离昌外出,不允许师生员工未经批准私自离昌。

离昌师生员工返昌后,应主动向社区、 学校报备行程轨迹、路途交通、接触人员等信息,在符合居住地社区防控要求后向学校提交返校申请,经学校批准后方可节后返校学习。

同属江西的景德镇也发布了类似通知。景德镇政府还提醒道,学生家长也应确保子女身体健康,尽量不要离开本市。

4月26日,湖南株洲市教育局向全体师生及家长发出倡议,提醒大家要牢记“零报告非零风险”,“五一”假期非必要不离开本地。如因特殊情况必须外出,请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风险等级,并严格按照要求,在返校前向学校提交相关健康证明材料。所有师生假期行程,必须如实向学校报告。另外,师生返校前,如有发热、咳嗽、乏力等异常情况,要暂缓返校,待治愈后凭医学诊断证明才能返校。

同在26日,湖北宜昌市教育局提出,“五一”等法定节假日期间,要引导所有师生员工不出宜昌市域,需要离开的必须向学校报告活动轨迹,确保复学后师生员工安全返校。

黑龙江则是从省级层面发出类似倡议。

27日凌晨,黑龙江省教育厅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向师生家长倡议:不离本地少出行、认真防护保健康、家校联动战疫情。

黑龙江省教育厅在倡议书中指出,疫情还没有结束,风险依然存在,请师生家长绷紧个人防护这根弦,暂勿出境、暂缓远行,尽可能不离开居住地,降低感染风险。如果确需外出,请主动、及时按照有关要求向学校和社区报备登记,返回时按照属地要求采取措施做好防控。

据澎湃新闻统计,目前已有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河南、江苏、黑龙江等省份多个地市的相关部门就“五一”假期师生出游表态,但各地口径不一,有的称“师生不得到市外旅行”,有的称“倡议师生非必要不离开本地”。

为何对师生群体特殊要求?4月26日,《河南日报》就此刊发评论文章称,师生毕竟是特殊群体,而河南省又是全国第一教育人口大省。五一”假期后,除了毕业年级外,各类各级学校也将陆续复学。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不管是规劝师生待在家,还是严禁跨地域旅游,都有着现实而又长远的考虑。

“五一”假期这些人群也不宜出行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老百姓能否外出旅行?出游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近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对于大部分近期没有病例报告的地区,出行比较安全,但仍要保持警惕,而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高危人群则不建议出行。

“对于出行人员要注意预防,建议就近错峰出游,尽量避开热门景点或者景点的高峰时段,避免在密闭空间内开展一些娱乐项目。”冯录召说,如果准备跨地区出游,应选择近期没有病例报告的地区,并提前联系景区,了解当地防控政策,按要求做好准备,同时准备口罩和手消毒剂以备路上使用。

冯录召建议,如果乘坐飞机或者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要遵守秩序和乘务人员的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并妥善保存票据以备查询。

冯录召说,游玩过程中,要有序排队,注意保持人际距离和咳嗽礼仪。在住宿方面,应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宾馆,入住后要开窗通风。“旅途中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该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关于就餐问题,冯录召建议,乘坐交通工具时尽量减少饮食次数,景区就餐首选外带食品,如需餐厅用餐,则建议间隔落座或同侧用餐,与其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

近日,有地方公布的确诊病例行动轨迹显示,患者和其他确诊病例一同聚餐,并可能因此被传染。对此,冯录召说:“当前仍不推荐大规模聚餐,也不建议携带没有自理能力的婴幼儿进行堂食。”

冯录召表示,普通就餐建议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就餐前做好预约,错峰用餐以避免拥挤。进入餐厅前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体温测量、登记,如有发热则不应进入餐厅。在餐厅要尽量减少接触公共设施,做好手卫生,用餐时尽量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注意咳嗽礼仪。“如多人共同用餐,推荐使用公筷和公勺。”

在疫情完全解除前,

既要放松心情,

也要时刻不忘疫情防控!

(华夏新闻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新华社)

本文由 华夏号 - 华夏早报 发表,其版权均为 华夏号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华夏号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2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