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鹿邑县:建校舍水泥一捏就碎,记者采访监管干部只张嘴不出声

河南一所以留守儿童为主的学校,宿舍楼是刚需,但建设时校方发现水泥有问题,本该凝固的水泥块一捏就碎,这样的房子如果建成住进去毫无安全性可言。地处山东枣庄的水泥厂家态度嚣张,坚称水泥没问题有钱也不会赔,山东枣庄当地一名监管部门干部面对记者采访竟然“只张嘴,不出声”。经中国青年报、央广中国之声、央视《经济半小时》等媒体的报道,山东当地政府开始调查,问题得以解决。事后,校方请媒体为宿舍楼命名,以纪念新闻报道的帮助。

01、学生宿舍楼遭遇问题水泥,一掰就碎

志成实验学校位于河南鹿邑县观堂镇,有小学和初中部,多为周边农村留守儿童,其中寄宿生960多名。 

2019年,学校多方筹款300多万,打算建一栋四层宿舍楼给孩子们住。 

2019年3月底,校方买了25吨“海固中联牌”水泥。但施工队打地基时发现,通常三天就会凝固的地梁,五天后依然稀松。 

工人拍的视频显示,那些本该早已凝固的水泥块,单手就能捏碎。学校校长张启光说,工人们后来是用手一块块把劣质水泥抠下来的。他感到后怕:“幸亏发现得早,如果学生住进去以后出了事,就完了!”

校方将水泥样品送往河南省淮阳县亿捷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化验,样品显示水泥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均未达标。

校长张启光找到“海固中联牌”水泥生产厂家山东省枣庄市鹏源建材有限公司。但厂家派了个经理到学校取样,之后给出另一个答案“经回厂检测,水泥一点问题也没有”。 

志成实验学校投诉到河南鹿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该局受理后,派专车将样品送到省外的安徽亳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结果仍是不合格。 

原本打算7月15日完工的宿舍楼,因为水泥问题无奈停工。校方要求厂家赔偿,也未果。

02、面对采访 官员“只张嘴不出声”

这件事很快流传开来。中国青年报记者耿学清通过媒体微信群得知此事后,迅速展开采访,刊发快讯《25吨一捏就碎的水泥去建学校宿舍了》。

而后,他前往河南,实地采访了解此事。校长张启光向耿学清提供了检测报告,鹿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主管稽查工作的负责人也向耿学清证实了情况,但同时表示,该局只能对当地的经销商作出处罚,厂家位于山东枣庄,只能由枣庄当地的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耿学清采访到水泥生产厂家的负责人。该人死活不承认水泥有问题。“这个负责人说,出问题可能是因为沙子等其他方面的问题,但水泥,永远没有问题。他们3000万都拿得出来,但不可能赔。”

除了这25吨,同一批次其他水泥有多少吨、卖到了哪里?耿学清也都问到了,但厂家未回应。

2019年7月10日,耿学清通过中国青年报发表《25吨问题水泥卖到河南农村学校》。报道后,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1】。

7月11日,央广中国之声刊发新闻《25吨问题水泥卖到河南农村学校,水泥凝固后徒手就能捏碎,真相到底如何?》【2】。

稿件中提到,校方转述厂家的话,“别说没钱,有钱也不给你,我陪你玩玩。”

央广中国之声报道后,当天,河南省鹿邑县和山东枣庄就成立了联合调查组介入此事。 

之后,中国青年报继续追踪报道,连发三篇稿件——《“问题水泥建学生宿舍”续:当地成立调查组》【3】、《山东枣庄成立问题水泥事件调查组 涉事企业被责令停产》【4】、《山东“问题水泥”事件新进展:执法人员赴三省追查》【5】。 

7月26日,央视《经济半小时》作出新闻专题《学校里的“假水泥”》【6】。节目中,央视记者试图采访枣庄市台儿庄区市场监管局的一名干部。面对采访,这名干部竟然只张嘴,故意不出声。而这个过程,都被记者拍摄下来放到了节目中。    

之后,事件更被推上新一轮波澜,先后共有40多家媒体关注此事。

03、请报社给宿舍楼命名 以纪念媒体帮助

7月28日,枣庄市台儿庄区政府召开发布会。根据通报,调查组经调查,确认同批次水泥共200吨,25吨销往鹿邑县志成实验学校,25吨被河南经销商自行使用,其余150吨销往江苏、安徽,但消费者、经销商都没有不良反馈。“打哑语”的干部,因“未能采取正当方式回应记者调查采访,态度不积极、不端正,且在社会中造成不良影响”,被宣布停职。 

当天,水泥厂家与校方达成协议,作出赔偿。 

 换用其他水泥,大楼继续建设。2019年8月16日,志成实验学校派代表给中国青年报社送来一面锦旗,并希望报社为他们的学生宿舍楼命名,以纪念新闻报道对学校的帮助。

本文由 华夏号 - 金黔融媒 发表,其版权均为 华夏号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华夏号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17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