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举报自己“吃空饷”,捅破了现代官场的哪层窗户纸?

文/华夏新闻-华夏早报首席评论员 董哲

一直以来,举报别人“吃空饷”的事例屡见不鲜,但官员自己举报自己“吃空饷”的几乎没有。而这种“自揭其丑”的“另类”事,日前就发生在湖南省永州市。据媒体报道,这位举报自己“吃空饷”的官员叫陈景云,早在2007年他刚刚过45岁时就被动退居二线,成了一名不干活只拿工资的人,俗称“吃空饷”。

正是干事业的年龄却被组织“劝”下来“安享晚年”,一方面暴露了有些地方人事管理制度的混乱,另一面也暴露了政府监管工作存在着诸多漏洞。

笔者梳理发现,“吃空饷”者不仅面目各异,“吃相”和手段更是五花八门,大致可分为:长期旷工但工资照领的“旷工饷”、长期请假却依然拿钱的“病假饷”、伪造人员虚报多领的“冒名饷”、瞒报去世继续代领的“死人饷”、一人领取两份以上工资的“多头饷”等。

但是根据媒体的报道,陈景云的情况均不在上述之列。他既没旷工,也没请假,更没冒领和多领,只不过“说是四级调研员,但我不需要调研任何事情,也没有人让我调研什么工作。只是到单位打打指纹卡,接下来就出来聊聊天、自由活动。每个月区财政都会把工资打到工资卡上。”其实就是被“晾”在体制内,成了“可有可无”的人。这确实也属于“吃空饷”的一种,但不同的他是“被吃空饷”。

而在当地像陈景云这种情况的还不在少数。用他的话讲“我们街道办和区里,有很多干部一过45岁就开始‘吃空饷’,我很想知道,这个规定是哪来的?”

不仅仅陈景云有这样的疑问,恐怕我们得知官场上的这种“潜规则”之后,也会对“陈景云式”的干部管理体制产生诸多不解。

“四十五岁都退休了,让那些六七十岁还在为生活劳碌的人情以何堪?”“非领导职务就不用干活?这是什么单位,待遇这么好?” “45岁正是壮年时期,正处于知识、阅历的高峰,正是为国家贡献聪明才智的时候,怎么就退居二线了?这是什么规定?这明显就是社会的一大损失。”

还有人认为,像这种“吃空饷”的各地都有,规定到45岁或50岁就叫你回家,可工资照样发。“四十五岁怎么了?难道就不能做事吗?即使退到二线,不担任领导职务,单位也应该正常安排他们工作吧,就这样不管不问,啥事不用做,还白给工资,要浪费多少纳税人的血汗钱啊!”

“陈景云现象”的确值得反思,也应该引起有关部门和国家的重视。我们先不要说45岁的年龄转任“改非”干部退居二线,合不合规合不合理?假如它符合相关规定,但没有哪一条法律法规规定,这类人就只需去单位露露脸、打打卡,不用做事“拿闲钱”吧?如是,是不是错上加错,大错特错?这个单位管人事管干部的人干什么去了?这个单位的领导也是“吃干饭”的吗?除非就像网友们所言“领导岗位好多人盯着呢,这是在给有关系的人腾位子,你不早点退怎么安排其他人?安排不了人怎么捞钱?”而为了安抚或者补偿退下来的人,“那好你就什么都不用干等着领钱吧,各自皆大欢喜,反正发的又不是他个人的钱!”

谁知陈景云却是一个不太安分的官场“另类”。在很多人眼里,这样类似养老的体制内的生活十分有保障,也很安逸。可是他却选择“为难”自己,跟政府部门“死磕”。“我这样做,对自己不好,对单位也不好。但我就是想反映干部队伍的问题以及管理方面的混乱。你想想,这么多干部这么年轻就不上班,浪费多少国家资源?现在很多上着班的干部对此也有意见。”

不过,多年来他以这种“自首式”的举报,换来的只是组织部门的一句“你是一名党员,要听组织的话,不要搞这些事”。有些同事也与他断绝了来往。好在很多退休老干部和老百姓都支持他“应该跳出来这样举报,刹刹这股歪风”。

“被吃空饷”与“吃空饷”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有意而为,一个是被动接受。但毋庸置疑,都是一种官场“乱象”。客观的说,“被吃空饷”现象也不是某个单位或哪位领导所造成的,更多时候就是一种地方性的约定俗成的“土政策”。为了解决超编、领导超职数的问题,一些地方就把所谓到年龄的干部“一刀切”了。这应该是“被吃空饷”的症结所在。

有关专家称,如果再深一层对“被吃空饷”进行审视,就涉及到一个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如何打通公务员流通机制?如何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抓作风建设是一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也当加速推进,从制度层面和政策层面破除“被吃空饷”问题。

实际上,无论“吃空饷”,还是“被吃空饷”,都是在“吃空饷”,其实质都是违法违规行为,更是一种赤裸裸的权力腐败,背后都潜藏着一条灰色的利益链。“吃空饷”现象既造成人事制度混乱,引发社会不公,损害政府公信力,又导致大量财政资金流失。这一现象的产生,与编制、人事、财政信息不透明有很大关系。而公权力缺乏有效监督,权力滥用,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惩治不严等等因素,对“吃空饷”现象的泛滥,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吃空饷”危害之大,问题之严重,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但是单靠陈景云们的举报,这股歪风邪气恐怕还是难以刹住的。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治理“吃空饷”一直在路上,要彻底遏制“吃空饷”现象,首先应从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着手。一方面公开编制人员、建立举报奖励和考评制度,让“吃空饷”无机可乘;另一方面,要将整治清理“吃空饷”常态化,定期大扫除。同时,加大对编制、人事、财务等日常监督管理,使其趋于法治化、规范化、完善化。

惩治“吃空饷”的腐败现象,斩断伸向政府财政资金的黑手,对于建设廉洁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大治理“吃空饷”势在必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必须要对“吃空饷”的干部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真正给他们“治治病”。

但更重要的是,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不能“就病吃药”,而是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通过制度完善来打击“吃空饷”现象的“制度性供养”。同时,还要动真格、出重拳、下猛药,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从严从重处理,令那些“吃空饷”和让人“被吃空饷”的人,以及为“吃空饷”提供便利的“保护伞”们闻风丧胆,主动收手,真正达到令行禁止。

本文由 华夏号 - 华夏号 发表,其版权均为 华夏号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华夏号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2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