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义华:莫言与看法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了,不少人羡慕嫉妒恨。中国人第一次,终于hold住了,实属不易。多少文学家为之奋斗了很多年,却总是哀婉叹息。 曾有不少中国的文学大师走到了瑞典文学院的边缘却被人PK掉,一声叹息。中国人终于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不少人认为扬眉吐气了,为泱泱华夏争光添彩,立了大功。莫言光宗耀祖了,值得庆贺!
莫言获奖后,他出生的家乡,他上过的幼儿园、小学、大学、所在部队,他的家乡山东高密一下就跟着火了。与莫言相关的,都以莫言为荣。这就是中国式获奖。
有人认为莫言获奖了,表明中国文学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峰。这就是看法,这只是个人或者是部分人的看法。
眼见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有些人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人跳出来,对莫言获奖不屑一顾。认为瑞典文学院的评奖尺度以及眼光都有问题,并振振有词地摆出很多理由。比如:说莫言的作品主题都在写计划生育和苦难岁月,而且表现力极为暴力,写得非常现实,并无文学的美感。
有人说莫言的作品虽然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书就是不好读,有些晦涩。他的作品市场号召力不咋的,不好卖。嘴巴长在别人身上,别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是别人的看法,莫言就是没辙。若莫言非要较劲,别人来火了放一句暴言出来,准把莫言从凳子上一瞬间吓摊到地上。“谁叫你获奖出名了,当名人还怕被人说啊,真是的,还没练就名人的金刚之身吧?干嘛那么着急就获奖?”你看看,火辣辣地来这么一句,不光是莫言受不了,搁谁身上也会来气,这又是一种看法。
看法在人类社会中非常重要,有时候甚至超过了宪法,看法大于宪法。宪法是由很多看法组成的,看法在前,经过看法的组合而约定成宪法。
看法是个什么东西?看法就是对客观事物所抱的见解、观点,各种意见,看问题的方式或方法。
看法,无处不在。有人的地方就有看法,人有意识后就产生了看法。看法有三种形态,正、反与中立,正反之间有时候是表面现象,实质却走向反面。“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铄金君自宽。”意在告诉我们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面进行考察,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
看法就好像一大箩筐,啥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
看法在某些领导人眼里,等同于宪法。他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所以说,看法很重要吧!领导可以不懂各种法,不会运用各种法,但一定会娴熟运用看法。身在官场与职场,无数人深谙看法的必要性,运用看法的重要性,玩转“看法”,你就能在官场与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任凭风霜雪雨,春夏秋冬,我自傲然挺立,青云直上。要是领导对你的看法坏了,你想极力扭转都无济于事。你再怎么勤勤恳恳,再怎么优秀,即便你年年被评为优秀,荣誉一大堆,就是不提拔你,把你晾在原地踏步踏,让你发霉,让你一辈子都碌碌无为,混不出一个名堂来。这样的领导在各个时期都存在,不讲原则,目无法纪,心存思念,心怀私欲擅自行事。以看法为中心,讲关系;不讲党性,讲人情,把“原则”用“圆滑”所代替。自以为是,根子出在官僚主义身上,若任由其滋生蔓延,大行其道,更容易滋生形式主义歪风,如此弊病,必须革之除之。
为此,看法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更不能变通,领导行事,不是以看法为中心,而是以法律为准绳,法无授权不可为,必须依法行政。老百姓依法办事时,法不禁止即可为。
很多人生活在别人的看法里不能自拔,戴着面具生活,甚是难受。官场的表现尤为突出。有位女秘书去做个发型,不是为了取悦自己,也不是为迎合老公,而重要的是领导喜欢看什么样的发型。领导的看法决定着下属的做事方针。领导不喜欢卷发,秘书一定会秀一头飘逸顺滑的长发出现在领导面前,故意晃悠,让领导发现,让领导顺眼、养眼。领导喜欢女秘书穿露大腿的裙子,秘书绝不会穿包裹严实的牛仔裤。领导喜欢秘书穿粉红色的套装,秘书的衣柜里这种颜色的服装绝对占据大多数。跟领导久了,身边的人都有领导的气质,许多看法,许多语气都相似,写的文书也是领导的口气。领导说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其实就是围绕领导的看法在做事。有人认为这是下属懂味,情商高的具体表现。其实,这些看法与做法都失去了自我,搞盲目崇拜,以领导为中心,以领导的喜好为自己的喜好,毫无边际。在官场,要靠自身能力素质立身,靠真才实学进步,而不是老想着怎样能跟领导拉拉关系、套套近乎,博取领导喜欢,靠搞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假如领导跑偏,跑向官僚主义的一面,自己也会跟着倒霉。从古至今,不少以看法至上的领导落马以后,身边的人纷纷倒下,被一锅端,就是一个应该引以为戒的惨痛教训。
在日常工作中,看法无处不在,而且每个人都应用自如。看法与印象相似,谁谁谁的第一印象好,那就一直受宠,处处受益。要是印象坏了,那就好像失宠的皇妃,会被打入冷宫,受人唾弃。宪法、刑法等等各种法显得冰冷森严,倒是显得不可怕。只要遵纪守法,做个好公民,这些都好像形同虚设。但是看法就与每个普通老百姓形影相随,无法躲避,除非你生活在真空里。看法的好坏,决定着你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对你看法好,关系融洽,两人可以同穿一条裤子。看法坏了,分道扬镳,形同陌路,撒尿都不朝你这个方向。
在生活中,类似的“看法”更是不胜枚举。有女人买了一件衣服,穿出来后,总在打探别人对这件衣服的看法,若大家都认为好看,觉得漂亮,那人绝对会心花怒放,比吃了蜂蜜还甜,这件衣服的使用率就高。若是有两人以上说这衣服不合适,顿时好像霜打的茄子一般,明天那衣服就不会再次出现,很快就进入垃圾桶。所以,服装的款式好不好看,有时候真不是设计师的问题,重要的是周边人的看法审美问题。
还是继续策莫言,谁叫他是我的校友。我所列举的这些有关莫言的看法,并不是我个人的看法,而是综合社会上的各种看法,当莫言看到以后,相信老校友的气度没这么小,不会被气坏身子。有人认为莫言长得好丑,没他帅气;有人认为莫言小时候受了很多苦,吃不饱穿不暖,自己却出生在城市,比它幸运多了;有人认为莫言只会写小说,却写不好杂文……从很多角度出发,不少人在莫言面前显得很有优势,很有优越感,终于找到了聊以自慰的各种理由。其实莫言的很多方面不及很多人,因为很多人总是拿自己的优势与莫言的劣势相比,为何就不跟莫言比比写小说呢?
和莫言一样优秀的当代作家,或者比莫言更优秀的当代作家都没得奖,但是莫言得奖了,诺贝尔文学奖是不是有一定的偶然性?至今尚未平息的争论依然存在。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马悦然认为:“诺贝尔文学奖不是颁给世界冠军的,这个奖是颁给一个好作家的。世界上的好作家可能有几千个,但诺贝尔文学奖每年只能颁发给一个作家。什么标准才算一个好作家?没有什么客观的根据说,完全是主观判断,我认为莫言是一个好的作家。”
这就是诺贝尔文学将组委会的评判标准,这就是他们看法,他们认为莫言是好作家,愿意颁奖给他,你有什么办法?无可奈何,任凭你有千万条理由说莫言的种种不是与不足,都无法改变诺贝尔文学奖组委会的看法,因为别人掌握着看法,你没辙。
想法产生看法,看法产生做法。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不能强求别人同意。我不同意别人的看法,但誓死捍卫别人的看法。一样的眼睛有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耳朵有不一样的听法。一样的嘴巴有不一样的说法。一样的心有不一样的想法。一样的人生有不一样的活法。
在中国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还是占大多数,他们对大小事情都有他们自己的看法。
看法有随意性,不确定性。游走在制度、道德规范、法律、法治的边缘。只有看法有标准可依,有根据可查,才不能随意得出看法。(娄义华著《看法》序言,系杂文作品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