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辑有话说|“指鼠为鸭”惹非议 监管部门切不可与不法商家“一个鼻孔出气”

文/董哲

6月10日,“江西工职院‘6·1’食品安全事件”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针对这起事件,江西省已成立由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下一步,联合调查组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调查处理情况。(6月10日 央视新闻客户端)

看来,这起“鸭脖”事件,还真不好蒙混过关,先前的监管部门想草草收场是不可能的了。省联合调查组的介入,无非是就学生饭菜中的异物到底是“鼠头”还是“鸭脖”进行鉴定彻查,还民众以事实真相,给大家一个权威的交待。

一个地方发生了公共事件,尤其是关乎校园食品安全的事件,一经网上传播,是很容易引起关注的。在处理和应对这类事件上,稍有不慎或者有失公允或偏颇,舆情立马就会像火球一样被引爆。

“鸭脖”事件发生后,无论是涉事高校和饭堂承包方的积极回应,还是当地监管部门及时介入调查并公布处理结果,初衷都是希望能安抚民心,让人信服。没想到校方和监管部门故作聪明的做法却适得其反,再次惹了“众怒”,引起了更加广泛的非议。

一时间,网上对当地监管部门的质疑声此起彼伏,执法公信力大打折扣。笔者以为,无论是江西工职院,还是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了快速平息事态,急着撇清责任,在检验机构未出结果之前的自我澄清和调查通报,靠的都是“眼看嘴说”。说白了,就是个人主观意识,“我看着像,就说它是”。

这样没有客观依据、牵强附会的“结论”,根本无法服众。“明显看着有眼有胡须,鸭脖还长眼睛和胡子啊”,现在的公众可没有那么好糊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时间关于涉事高校和监管部门“指鼠为鸭”、利益纠缠的质疑和指责甚嚣尘上。

眼看情势愈演愈烈,舆论直指监管部门把公众当猴耍,欲盖弥彰,掩盖食品安全事件真相,与涉事学校和饭堂承包商“穿一条裤子”,“一个鼻孔出气”。

6月10日,江西省紧急成立由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重新对该事件进行调查。

其实,如果监管部门足够负责,足够用心,鉴定出饭菜中的异物究竟是“鼠头”还是什么,是很容易做到的。

为什么不拿出一份专业机构权威的报告出来,而是靠工作人员不靠谱的判断和一纸不负责任的公告,就想堵住了公众的嘴,显然是很愚蠢的。故此,被网民和公众扣上与不法商家沆瀣一气,有意包庇袒护商家的帽子,也不足为怪。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学校、商家还是监管部门,遇到类似“鼠头鸭脖”的事件,都应直视问题,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地回应舆论关切和群众质疑。

任何有意掩盖或歪曲事实的做法,都是经不起推敲和时间的检验的。尤其是监管部门,在这个时候更不能忘了初心和自身的职责,和不法商家“一个鼻孔出气”,徇私枉法,搞利益勾兑,中饱私囊,置人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

监管部门和商家“一个鼻孔出气”的直接后果,就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根本保障和维护,不法商家的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严厉查处和打击。

无视群众利益,肆意践踏法律法规,到最后破坏的就是市场规则和经济秩序,破坏的就是法治建设和社会进步,从而彻底失去民心。

(作者系华夏早报社编委、华夏号聚合新闻平台执行总编辑、灯塔新闻执行总编辑)

本文由 华夏号 - 华夏号 发表,其版权均为 华夏号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华夏号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31
华夏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