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垣洪作品:蚕(散文)
文/向垣洪
小时亦充满爱意,除了和小伙伴玩过家家的游戏外,自己还养些蚕宝宝。现在想来,小孩子大概都喜欢与动物交朋友的,所以,大多数成人在小时候都养过小宠物。在付出爱心同时,也能收获乐趣和知识,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第一次养蚕,是从一位同学讨了蚕卵回来。当时,我望着一片白纸上粘着密密麻麻的小黑点点,很纳闷,问同学:“这是蚕宝宝吗?模样好特别。”同学说:“现在还不是,孵出来以后才是呢。”
我学着同学的样,用棉花包裹好蚕卵,放到火柴盒里,然后把火柴盒揣进怀里,用体温一点点地捂。我每天都要拿出火柴盒看一看,直到那些小点点变颜色,就说明它们已蠢蠢欲动了。
从卵里爬出一条条又细又小的毛虫,就是幼时的蚕宝宝了,软软的,只有一两毫米,手是抓不得的,拿纸揉成细细的一团,去粘着蚕宝宝往纸盒子里放。我在纸盒子上面扎上洞,这样,蚕宝宝就开始在阴凉通风的纸盒里生活了。
现在想来,那时的乡村小学也有流行文化,比如一首歌、一句口头禅,折纸,织手链,等。不知道谁是始作俑者,也不知道第一批蚕是从何而来,那年春天,全校小学生们流行养蚕,并且传播方式还很规范,一般是一个班的第一批蚕总是从男生开始领养的,然后再扩张到女生手里。
嫩桑叶是蚕宝宝所钟爱的美味。同学对我说:“桑叶不能放太多,怕压着它们,还有,嫩叶水份多,易蒸化干,要勤快换。”因此,每天清早起来,我做的第一件事就得往山上采桑叶回来,用干布把叶片上的露水擦干。做完这一切,我才去上学。
蚁蚕进食之后,犹如婴儿吸到初乳,有了精气神,一只只昂着脑袋。一夜之间竟长大不少,依然是密密麻麻的,原本肥厚的叶子被啃只剩下蝉翼状的经络,趴在叶茎中间的簇拥成团,比在外围蠕动的大出不少,黑褐色的蚕头开始泛白,浑身还是显得又黑又瘦,代谢出无数极微小的粪便,这些蚕沙倒没什么嗅味。
蚕宝宝食欲良好,生长迅猛,也意味着新一轮的饥荒。这会儿,我仿佛中了魔障,放学后什么都不管,满世界找桑树。一次下课后我去采桑叶,忘记了时间,回教室时,被老师狠狠地训了一顿,并站了一个小时的课。但我对蚕的热爱,仍旧是不管不顾。
不到半个月,那些蚁蚕就蜕了两次皮,长到三四公分,有水性笔芯那般粗,在纸盒里互相挤压、纠缠,我只得将他们装进一个大点的纸箱里。蚁蚕长势喜人,往往出门打个岔,回头来看,个头已猛蹿一截。但可怕的是,其食量与日俱增,十余天后大得惊人。二十多条蚕同时吃桑叶,发出的“沙沙、沙沙”声,仿佛夜半在下春雨,每次投放桑叶,我都要侧耳作聆听状,那陶醉的模样如闻天籁。
在我的悉心照料下,蚕宝宝健康成长得很快。一天,当我和班上的男生展蚕时,发现我的蚕的个头已经赶上他们的了,甚至比有的还肥壮。这让我甚是得意。
到了五月份,我的蚕儿们变得食欲不振,整天懒洋洋地睡大觉,采来的新鲜桑叶动也不动。我有些担心,就去“咨询”了一下蚕友,蚕友说“那是因为蚕要吐丝结茧了”。
我既期待又有点失落,心想:怎么这么快就要进化到另一个阶段,脱变到另一个样子了呢。很快就到夏天了,今年就再也看不到蚕儿们大口朵颐的样子了。
一天下午,放学回到家后,我打开蚕盒,吃了一惊:蚕儿们的周围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白丝,像霜一样铺在蚕的周围。蚕儿们各自安详地睡在自制的“丝床”上。第二天回来看时,已经不见了蚕的踪影,只有白白茸茸的“丝球”了。他们真的结茧了。
耐心地等待。一天天地过去,每次打开盒子都没有发现任何动静。
六月份到来,气温升高得很快。有一天,打开蚕盒后我发现,蚕茧变成了灰色,里面像是有个什么东西。蚕友对我说,那里面是蛹,蛹会在一段时间形成,蛹变成蛾后,就会产卵,然后死去。
这不免让我有些伤感,好在生命都会有延续,到了第二年,卵又会变成蚕宝宝。
长大后,我常常怀念童年时养蚕的故事。因此,我去四川旅游时,特意去了一趟了嫘祖娘娘的故乡——四川盐亭县。在这里,农历二月初九是先蚕节,要祭拜嫘祖娘娘。嫘祖是史学界认定的人类史上最早的伟大人物之一,距今有5000多年历史了。嫘祖是人皇始祖黄帝的正妃,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第一夫人。嫘祖生于盐亭,葬于盐亭。经修葺,现有嫘祖陵。在历史上,嫘祖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栽桑养蚕和丝织技术,并将其推广到中原大地,不仅使祖先提前结束了衣不蔽体的历史,而且为以后中国成为世界的丝绸大国奠定了基础。嫘祖这位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以她亲民、无私、科学、发展的朴素思想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进程。
盐亭县地处川中丘陵西北角,有着栽桑养蚕的悠久传统。在涪江支流凯江边,成林的桑在河岸上组成绿色屏障,是如此葱翠。盐亭县家家养蚕,户户忙蚕。从细如黑蚁到粗若小指,从吐丝结茧到销售,忙得不亦乐乎!曾经读过一首叫《蚕妇》的古诗,诗中写道: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满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然而那是古老的痛苦。如今,有人改写了《蚕妇》,诗中说道:昨日入城市,归来笑盈盈,满街购衣者,尽挑丝织成。丝绸行业的兴盛由此可见一斑。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养蚕人。
细雨朦胧,烟遮雾罩;青青桑园,款款采桑妹。在这里我见到了最美的风景。
我读过雷抒雁的散文诗《蚕》:
……
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刻,背上长出了两片多粉的翅膀。
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你织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
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
我很佩服蚕的勇气。她知道了生的可贵。于是,她明白了:“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用牙齿“咬破了自己织下的网”。于是,她获得了新生。于是,她告诉子孙:“你织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于是,蚕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
蚕的生命是极其顽强的,奉献又是那样的无私和不遗余力,把一切都贡献给了人类。蚕茧里面的蛹,可以榨油,叫蛹油;蛹还可以炒食。蚕沙(蚕屎)、蚕蜕、白僵蚕等都可以入药。支撑它们的精神是什么?是活着,活着就好。即使生命走到了终结,也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品德。
童年养蚕已是久远的事了,但蚕的精神一直感动着我。在人生旅途上,会充满坎坷与荆棘,我必须向蚕那样,去勇敢地面对。
【作者简介】向垣洪,男,汉族,1980年9月出生,湖南洞口人,大学本科文化,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99级作家班学员。历任杂志社社长助理、省直机关雇员、政府官员、房地产企业法定代表人,现为深圳沃溪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系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