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实力诗人作品展
红河实力诗人作品展
作者简介:哥布,男,哈尼族,1964年12月生,云南元阳县人。现任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红河州文联副主席、红河州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等。 用哈尼文和汉文进行创作。出版诗集《母语》、长卷文化散文《大地雕塑——哈尼梯田文化解读》、长诗《神圣的村庄》等10部;作品曾获第一、二、四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奖和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首届《民族文学》年度诗歌奖、第九届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学奖等。散文《歌声的梯田》入选全国民族类高等教育统编教材《大学语文》。
母 亲
哥布
母亲从山里来看我
她不知道我的汉名
人们也不知道我的乳名
我的母亲问了好多人
人们都听不懂她的话
我的母亲在高楼下
矮矮的黑黑的走来走去
很多人陌生地看着她
她走累了 没有找到我
人们看见街边的墙角
一个黑女人甜甜地睡着了
(她在梦里一定见到了我)
她的手放在背篓上
里面是给我新做的衣服
我的母亲没有找到我
她吃完树叶包着的糯米饭
就悄悄地走出了小城
看远山的炊烟这样温暖
她想儿子为什么要长大
为什么要长大呢……
作者简介:莫独,哈尼族,云南绿春人,2002年加入中国作协。
作品发于《诗刊》《民族文学》《大家》等国内外百余家报刊,收入《中国年度散文诗》《中国散文年选》等多种年度选本。出版《守望村庄》《雕刻大地》等18种。获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纪念中国散文诗90年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作家、“古贝春杯”河北省第二届散文大赛一等奖、第四届“中国·曹植诗歌奖”一等奖等。
听稻穗灌浆的声音
莫独
像一部古书,掉了28颗牙齿的老祖母
默默地坐在深深的夜里,坐在自己的今夜里
蛙鸣。还是蛙鸣
夜一张开嘴,就收不拢了
通天的梯田,从家门口路过
蛙鸣铺天盖地,跟着梯田蜂拥而过
老祖母佝偻着腰,没提防蛙鸣声势浩大的推挪
瘦小的身子微微颤抖了几下,又倾斜了几分
灯影,恍若也微微地颤抖了几下
村尾,一只狗无所事事地叫了几声
蛙声晃荡。蘑菇房影影绰绰
柴火哔哔剥剥地跳动。火塘边
耳聋眼花的老祖母呡着空空的嘴静静地笑着
她说,她听到了稻穗灌浆的声音
作者简介:艾吉,男,哈尼族。1964年5月,出生于红河南岸大山、森林、云雾、梯田环抱的哈批村。干过牧人、赤脚医生、小学教师、共青团干部、编辑、记者等行当。主要作品有诗集《沾着青草味的乡情》、《山上》,散文集《吉祥寨神》、长卷散文《梯田里的哈批》。诗集《山上》获云南省文学艺术基金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12期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
没有民歌的日子
艾 吉
这么多年 我生活在城市
民歌是乡下亲戚
来不到我身边
即使被我带来
它们不习惯钢筋水泥
民歌光着脚板
喜欢漫山遍野的乱跑
民歌说方言土语
城里人不愿听也听不懂
但我是多么喜欢民歌啊
没有民歌的日子
我像笼子里的鸟
张不开飞翔的天空
没有民歌的日子
想念那些草地上跳舞的年轻人
民歌的儿女们紧紧拉住幸福
没有民歌的日子
走在大街上 我的黑色的眼眶
滚动着泪珠 黑得别人非常陌生
我的忧伤
正像母亲缝给我的黑衣服
我的民族的衣服也是黑色
只有黑色才能守住灵魂的秘密
我是多么需要民歌啊
等待民歌
我的心脏在狂跳
呼唤民歌
我的喉咙在发烫
可是为什么久久不见
民歌踩着月亮的节拍走来
我是多么需要民歌啊
作者简介:王若杰,红河日报社高级记者,云南省作家协会首届签约作家,红河州作家协会主席,红河州小说创作委员会主任,红河学院客座教授,红河州专家协会会员,红河州演讲与朗诵协会特聘专家,为华东政法大学、红河学院实习生指导老师。在《人民日报》《边疆文学》《云南日报》等报刊发表新闻、文学作品600多万字,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新闻及文学奖。
笑着 一路奔跑
王若杰
秋天 太阳偏西的时候
我推开你的院门
你正用不到10厘米长的断臂
把满满一桶水倒进盆里
门响 你抬头
用微笑迎接我满脸的惊讶
你6岁时因意外失去了双臂
从此 你的人生与众不同
你或许哭过 但没人见着
人们只见你 笑着
笑着 一路奔跑
读书学习 养羊放羊
割草喂羊 开着小三轮送货
你和身边的兄弟一样
娶妻育儿养女
在生活的路上
你笑着 奔跑 奔跑
我们面对面时 你一直微笑着
我也一直微笑着
你微笑着说 姐 有空再来
我也微笑着说 兄弟
下次我要把我挂钩的亲戚带来看你
入冬了 我还没有兑现我的诺言
我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和亲戚们
讲起你的故事 你的一点一滴
我滑动手机频幕
给亲戚们看你的照片和视频
每一次 你在屏幕上微笑奔跑
我对着屏幕泪流满面
后来 我的亲戚们也泪流满面
作者简介:王凌虹:红河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任教。云南省作协会员,历任红河州作协理事,任蒙自市作协副主席;曾任红河学院校报编辑,任人文学院院刊副主编;有散文研究专著一部,哈尼族文化研究专著一部。诗歌创作200余首;散文15万余字,短篇小说数篇,学术科研论文30余篇、文学评论10余万字,分别发表于国家级、省级、州级报刊,拟写《红河日报》文学作品评论专栏一年。结集出版诗集一部、散文集一部。
期许
王凌虹
红土高原 无处不在
无拘无束的蔚蓝色 歌声里
用心 倾听
有巫师手持鋩锣 让一种低沉
镶嵌在震耳欲聋的节奏里
每天 仰脸奏响生命乐章的人们
记录着太阳升起与沉落的秩序
匍匐于大地 是为了加入
让紫外线把肤色染黑的行列
成为
能让一颗素心扑扑跳荡
如奔腾红河水家族的 摩批
不仅在沙漠……在大海
在人心的任何角落
到处都有绿野 覆盖
让梦想蔓延到无穷远
如同我们内心有足够强大的力量
支撑 我的期许
是低到尘埃里的祈祷——
天长蓝
水长清
大地常丰腴……
作者简介:李小麦,现居建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人民文学》《诗刊》《民族文学》《青年文学》《大家》《诗歌月刊》《滇池》《星星》《飞天》《鸭绿江》等。入围2015年、2022年《诗探索》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大家》大航海原创诗歌征文大赛银帆奖;获滇东文学奖等奖项。
一切恰恰好
李小麦
一切恰恰好!转角处,柿子树下
恰好遇到那个人
那时,阳光恰好照在柿树上,金黄一片
我恰好心怀小小的幸福,笑容甜美
临出门时,恰好描了淡淡的眉
涂了薄薄的橘红色的唇彩
恰好穿了那条长及脚踝的绵麻长裙
恰好围了最喜爱的那条酒红色围巾
一切都恰恰好!
就连风,也恰好那时候吹过来
几片枯黄的柿叶落下来
多美好啊!撩起了我的长发和裙裾……
作者简介:崔琳,80后,供职于中共泸西县委办公室,泸西县作协会员,有作品见《边疆文学》、《红河文学》、《阿庐文学》。
赶一群羊去天空里
崔琳
赶一群羊去天空里
它们是深一脚,浅一脚的日子
是越积越厚的疲惫
是深夜未眠时,数过的一只只羊
风自远方而来,把羊群揽入怀中
浅浅的掠过天空
不留痕迹
日子哗哗远去
所有从日子里跑过的羊
凄楚地咩咩叫了几声
作者简介:李松,云南蒙自人。作家、诗人、记者。现供职于新华社,其作品涉足诗歌、散文、随笔、评论、新闻调查等多个领域。
迄今已在《瞭望》《半月谈》《人民日报》《环球》《诗刊》《滇池》等报刊发表作品2000余篇(首),多数被《文摘报》《作家文摘》《中国剪报》《联合早报》《国际时报》等海内外报刊转载,多次获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奖等各类奖项,多篇(首)入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4年卷、2020年卷)等各类权威选本。
已出版《不信东风唤不回》《不问苍生》《牛栏关不住猫》《中国隐性权力调查》《中国社会病》《一个人在路上》《李松的诗》等23部著作。
桃花劫
李松
从桃花源穿过
我认识了命运的颜色
面若桃花 只不过是
世间转瞬的回光返照
一朵两朵 随风飘零
的桃花 来自于枝头
却高于苍穹
在洁净的空气中起伏
宛如美人的胸脯
有着莫名的磅礴
桃花源的路 四通八达
也万寿无疆 从这里走出
尽头便是茫茫浮世
还有万家灯火
那里的人 只钟情于猛虎
我却愿在桃花源中
迷失所有的路途
被桃花所伤
万劫不复
作者简介:
李粉仙,笔名羽丹,红河州作家协会会员,在《云南日报》《滇池》《红河日报》《玉溪日报》《小樱桃》《小溪流》《学生新报》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出版诗集《石上花开》,主编蒙自文化系列丛书之《水田秘境》。
天空
李粉仙
无垠的湛蓝
高远的薄云
被轻霜揉红的朴树
暖风习习
水波颤颤
这些冬天里最美好的事物
被你带霜的翅膀又飞了一遍
冬来春往
从北方到南方
以执念为方向
你是我最坚强的那只海鸥啊
时间是匆匆过客
鸥声唱处
我们滑到了岁月深处
体内的冰雪和雷电已然收起
那么请你
把我的家乡当故乡
我许你
轻轻落在我宽厚的肩上
作者简介:李军,1971年4月出生,云南蒙自人,现居蒙自。著有诗集《逐日》、《我的村庄》、《蒙自笔记》。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红河州作家协会副主席,蒙自市作协主席。
鬼针草
李 军
总感你无所不在
堤坝 田间 地脚
以及 深刺进裤脚袜子里
针针黑色 和 脚踝处的
点点刺痛 一直 充满整个
童年以及少年的记忆
直到今年春天 我才现
你的花瓣洁白 花蕊间
小小的黄 象极了那些
开满山坡的小小的野菊
在那片即将消失的土地
极其茂盛地开放 哪怕
雨水一直在遥远的天际
徘徊 犹豫 踌躇 盘桓
作者简介:蓝狐,原名李锐波,女,彝族,云南蒙自人。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写诗、画画。作品发于《中国铁路文艺》《星星》《山东文学》《中国诗歌》《边疆文学》《滇池》《诗潮》《诗林》《绿风》《散文诗》等各地报刊;部分作品入选《中国年度散文诗》等十余种选集;获过几项地方文学奖。出版诗集《月色如水》。
三部曲
蓝狐
为什么《忏悔曲》和《黑色星期天》
都由女声吟唱,那些颤音
为引起谁的共鸣而作
为什么画面上的儿童和妇女,神情忧郁
战士的眼睛,没有仇恨的熊熊烈焰在燃烧
为什么《地狱之声》,平静得如同一面镜子
广场上的鸽子,灰白灰白的
噢,上帝!他们都是您手里的布娃娃吗
这是您的城堡和田园
一条幽深而漆黑的巷道,没有亮光
我凭着直觉穿行,路过一个个
疼痛的肉体和灵魂。他们互不交谈
各自沉沦。我的骨骼在嘎吱作响
像反复揉搓。一件陈旧的衣物
这让我感到羞愧。我该站到风口浪尖上
去追逐另外一朵浪花,而不是默不出声
像猫一样蹑行
山之巅,还是河之谷,哪里才是庇护所
让纯真像河水一样流淌,像雪莲一样绽放
哪里才有广袤的森林,供百灵栖身,快乐地吟唱
噢,上帝!一定是您把天使,遗忘在了人间
作者简介:左宗舜,笔名云南果果。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红河州作家协会理事。作品在《中国诗歌》《中国诗人》《星星·散文诗》《散文诗世界》《边疆文学》《奔流》《中国金融文学》《中国城乡金融报》《澳门晚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入选《世界华文现代诗提纲》《当代金融文学精选》等诗文集。出版诗集《悟尽你的沧桑》《民间之水》。《民间之水》(诗集)获第三届中国金融文学诗歌奖。
生活在如银的姿态中
左宗舜
如银的姿态,无法控制自己的语言
如思念覆盖的城市和乡村
持续着想象的美,开放的梦境
无需修炼。一双眼睛给人透彻的风骨
在深夜,或在黑暗中熠熠生辉
有退却的潮水,还原着丰硕
有出水的芙蓉,诠释着滋润
有渴念与记忆的碰撞
有发出的叮叮当当的回响
缠绕着,如期而来
妩媚的日子。我坐在阳台的中央
天马在银河奔腾,星光落在楼顶
花香遍布的荒原,让我想起了爱情
以及一场流淌,和只能咀嚼的一串名字
自然,辽远。漂成浅浅的素雅
那是你的颜色,过去和现在
都让人不知所措的律动
向东,太阳升起
向西,果实累累
却找不到出口
作者简介: 清华,本名:刘清华,傣族。1978年生于云南弥勒,从小酷爱文学,现居于云南蒙自。已出版诗集《生命的流淌》、《诗和远方》,有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民族文学》《作家文摘报》《诗潮》《中国汉诗》《中华文学》《中国诗人》《河南诗人》《脊梁》《滇池》《边疆文学》《云南日报》等,入围诗探索2016华文青年诗人奖,曾有作品获中国散文学会第二届“新视野”杯全国征文三等奖、《中国散文网》第六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二等奖等,现为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等,现为云南省红河州作协常务理事。
开始
清华(傣)
各走各的路,正如 各写各的诗
我开始安静下来,一湖明净的天空
多好啊,像一面镜子
雨过天晴,风轻云淡
自然闪着灵光
草叶丰茂,新的一天真好
我开始静下心来
读书、写作,到乡下走走
开始寻找自己独有的元素
比如故乡的甸溪河、一草一木
比如渐渐远去的花朵
一些无法重复的印记
我开始关心谷子和蕃茄
把头低下去,听听泥土的声音
作者简介:钟相达,60后,元阳人氏,现居蒙自。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家赋闲。诗人,与友人合办云南口语诗公号《亚麻杆》。出版诗集《祭奠青春》,散文集《哀牢山情,梯田水意》。
丛林之战
钟相达
正置盛夏 一整日的酷热
随了晚七时的夕阳消隐
市民们出得高楼蜗居
漫步人造绿洲公园
三三俩俩,或独一人
人群中 我是人群的个体
过棕榈园 临白鹭湖
在一株正准备
独木成林的小叶榕下
我背靠休闲椅
脚下柔软着青草的柔软
四周灌木蓬松披散
渐次星光在湖水闪烁
多悠闲啊 可目光空洞地
发呆 可胡思 可乱想
甚至可诗上几行
小腿却零星刺痒
是些小得几不可见的蚊蚋
吸了我的血 吸血就罢了
还施放毒素让我微疼骚痒
我的手在我的腿上
左拍二下右拍三下
有细小暗黑血迹画在腿上
我真的不知道
是我侵占了他们领地
还是他们的嗜血本性
刚好撞见我血肉的小腿
作者简介:黑眸,原名何亮,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诗作发表于《十月》《边疆文学》《滇池》等刊物。出版诗文集《眸影映心》,多次在全国诗歌大赛获奖,有诗作入选中国作家网精品文集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多首诗作被中国作家网主页推荐。
孤独的收割者
黑眸
以一柄月镰,收割尘世,收割苍黄
田野“嘎嘣”一声
被割断脐带
万物静默
在等一声响亮的啼哭
而最终,田间
只传来“嘭……嘭……”的闷响
打谷盆是另一个子宫
每一粒谷粒,都是游动的精子
在春秋中轮回
使谷袋受孕
这一生,割了一茬,又发一茬的
是寂寞
生与死之间
剩下的,也只有
无尽的孤独
回到家,收割者没有开灯,擦一把汗
把镰刀往墙上一挂
天空中,忽然,就多了一弯
明晃晃的月亮
作者简介:张艳娥,女,布依族,笔名叶凝,斋名听云楼。诗词、新诗、散文兼攻。作品散见于《诗刊》《中华诗词》《滇池》《红河日报》《红河文学》等,听云楼三十年集《听云》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荣获《诗刊》2021年度陈子昂青年诗词奖。红河学院客座教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云南省诗词学会理事,滇南诗社副社长,蒙自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现供职于云南省蒙自市融媒体中心。
夜读中国文学史致屈子
张艳娥
迟迟不愿翻开这一页
怕看
那一轮凉月西沉
汨罗
一直在寻找
胸口的刺青
羽扇收起
九歌的尾音
在风中飘散
霓裳袖间
残留曼陀罗的气息
神的唇角上扬
眼帘低垂
你善于愉悦诸神
却难以愉悦自己
美,太过空灵
汨罗千年的涟漪
是否能养活
你梦中的那汀香草
为何总是听到
美人迟暮的叹息
你只恨
无力倒转年轮
这是多么小的一条江
它怎能带走你
如此沉重的魂灵
这又是多么大的一条江
从此千里涛声
皆作楚音
不要为我招魂
你在江边回眸
淡然一笑 说
我原本是汨罗的
一滴眼泪
你纵身一跃
溅起了
漫天星光
作者简介:江北川,本名王文帅,河南方城人,现定居云南开远。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特区文学》《长江丛刊》《诗歌月刊》《雨露风》《鸭绿江》等刊,入选《云南文学年度选本》《世界华人诗歌集》等选本。偶有获奖,诗集《风走过这人间》待付梓。
心底的风景
江北川
经过坍塌的命运,破败的现实
面对你,我不得不低下
始终高昂的头颅。岩石裂开
草地柔软,细流于无声处集结
突兀瞥见的,是那一抹惊鸿
你像一只低头的麋鹿
惊慌闪躲的身影
在我的湿地森林里若隐若现
想为你写下最动人的诗篇
每次遇见,都能给你带来欢喜
想化成一缕清风,拂去你
所有的忧伤与哀愁
还想把你装进我的口袋,一起
去看朝霞满天,云开雾散
不会再见你。却忍不住的想你
为了守住这个秘密,我不得不
一次又一次,在人间隐姓埋名
作者简介:刘玲,女,汉族,笔名玉泉,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红河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理事、红河州作家协会会员。有200多篇文学作品刊载于《散文百家》《中华朗诵》《云南日报》《云南经济日报》《春城晚报》《云南政协报》《政协文苑.热土》《学习强国》《边防文学》《彝族文学报》《红河日报》《红河文学》《红河文化》《大理文化》《昭通文学》《含笑花》《中国诗歌网》《世界诗歌网》等州级以上报刊杂志和主要网络平台。有散文、诗歌在全国征文活动中获等级奖、优秀奖、入围奖,在红河州、弥勒市征文活动中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20余次。出版散文集《云下红尘》。有诗歌多首入选《世界诗歌网》每日诗选,入选《云涛诗刊》同题诗上榜好诗。
与己书
刘玲
拾级而上,一片黄叶轻轻落入掌心
层层石梯仿如生命的道场
我们都在各自的故事中
历经春风、秋雨
等尘埃落定
我庆幸我还是我,呆在原地
没有走远
看你们越飞越高
我报以掌声
有些愚笨与生俱来
有些归途早已既定
几只白鸽从琉璃瓦顶掠影飞过
轻盈、闲适
飞翔的速度、姿态与木鱼声
完美统一
死生契阔,否极泰来
一抬头,只见黑匾上刻有
两金字:“自渡”
作者简介:武德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红河州作协第五届副主席。1971年8月生于滇南建水。曾在《诗刊》《星星诗刊》《散文选刊》《飞天》《边疆文学》《华夏散文》《环球人文地理》《诗探索》《滇池》《语文世界》《云南日报》《中国建材报》《春城晚报》《中国作家报》《云南政协报》《阳关》《散文诗》等发表作品。诗作《我没想到母亲》在《飞天》举办的全国诗歌大赛中获奖;历史文化长诗《惠历之水》获第七届云南省文艺创作二等奖;诗作《由春而秋》(三首)获省作协2012年滇东文学奖;散文诗《星光集》入选《2006中国年度散文诗》。著有诗集《相信春天》《荒原》,历史文化长诗《惠历之水》,散文集《火车从村子旁经过》,建水千年历史文化记《滇南千年古城--建水》五部。
到西庄买一块地慢慢地老去
武德忠
到西庄去买一块地。
不到南庄,南庄太工业化;
不到东坝,东坝缺少文化。
这是我巡视千百遍的决定!
要看得见芦江河的烟柳;
听得见个碧石铁路的节奏,
一窝雀时常在我的视野里,
飞起 飞落。
到西庄去买一块地。
做一个小小的地主,
一分种菜,两分种藕,
几棵石榴树站在田间地头,
让谁也无法猜透我 小小的心事。
重要的,是我要在土地深处,
建一座小小的院落,
吃饭 睡觉 喝茶。
休闲时数数双龙桥的桥孔,
寂寞时听听黄龙寺的钟声敲响了
多少清泉。
我还要时常望望 古老的民居,
是否随着夕阳又偏西了一点。
到西庄去买一块地,
从此慢慢地老去。
像一个古老的童话,
不用关心
喧嚣和世事。
作者简介:普书姗,彝族,医务工作者。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小说,诗歌,散文散见《边疆文学》《红河日报》《云南民革》《红河宣传》《红河文学》《蒙自文学》《彝族文学报》《西隆山》《大围山》等,现居蒙自。
娘
书姗
即使割舍了胎盘的滋养
又剪断相连血液的脐带
仍褪不掉
您的温度
我始终没有体会
您的唠叨
直到三十年后的今天
怀里沉睡着孩儿
我知道,无论我背负多少重量
都不及您三十年的汗水重
想卸下一点
竟不知该舍哪段
于是,我带上它们
迫不及待地奔赴回家的车站......
作者简介:王子文,男,云南省建水县人,1963年生。云南省作协会员,建水县作协理事。工农商学兵都经历过。中学时代便开始写作并发表作品。曾在《诗刊》、《星星》、《飞天》、《诗探索》、《边疆文学》、《滇池》、《云南日报》、《甘肃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过诗作;获过《边疆文学》、《飞天》的征文奖;《诗探索》“中国诗歌发现奖”(优秀奖)。有诗作多次入选漓江出版社的《中国年度诗歌》。
人生之惑
----送儿子去印度求学
王子文
静极了,无尽的烟雨
围着小屋 ,像无尽的烽烟
围困着小小的城
聊话间,母亲却打起了盹
----母亲老了
像一枚熟透的柿子
而火车已经来到村边
这去到迷茫深处的火车
吸上了我的儿子
便披着烟雨走远
我的隐忧该向谁去诉说呢
我只能忍住内心的
疼
药罐“咕咕”响着
屋子里充盈着熟悉的草药的苦味
静静地,我为母亲守着药罐
而耳朵总听见
山外缥缈的汽笛声
作者简介:王晨,彝族,写诗和小说,作品散见于《诗刊》《滇池》《红河文学》等。
猛虎辞
王晨
山顶林茂,藏古佛寺
寺中有百年紫薇、石楠、玉兰
老和尚执一把竹帚
四季有扫不尽的落花,落叶
山腰新建了动物园
园中养狼,狮子和虎豹
晨钟暮鼓,和尚诵经,野兽嘶鸣
我和女儿常去寺庙赏花
坐在台阶上闲聊,风偶尔经过
她的微笑与应答,弥漫花朵的香味
从山上下来,去山脚的泉池
打一桶山泉水回家煮茶
见白云静卧于池底
念及笼中的狮虎,我们缄默
低头走完剩余的路
作者简介:米戛,原名李松梅,中国少数民族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红河州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作品散见于《诗刊》《十月》《星星》《北极光》《诗歌月刊》《作家天地》《滇池》《边疆文学》等刊物,作品被选入多种选本。出版个人诗集《真情》。
此后我梦见诺玛阿美①
米戛
哈叮哩②,哈叮哩,哈叮哩
李陵山、圆通山、周公山、大潜山
众山神
可见走散千年我的另一半
听说紫蓬山里的
白狐知道
贴着一丛芦苇 ,她睡着了
也许她正在一束光下倏然而过,或隐匿
收腰远眺
哈叮哩,哈叮哩,哈叮哩
住在大雁湖、磨墩湖里的虾巴虫,小螃蟹
可否见着我的白狐
她神气洁白,裹素腰,千般笑
回眸不顾难舍
见着通知我
哈叮哩,哈叮哩,哈叮哩
栖息山林里的360种鸟
我给你羽毛染上七彩颜色
她头戴妥底玛依花③,骑着白鹇鸟④
见过就说见过
见着了,赶紧通知我
哈叮哩,哈叮哩,哈叮哩
你一定存在吧
哈叮哩,哈叮哩,哈叮哩
你一定存在
我把诗写在洁白的帕常⑤上,挂在裹芽树⑥
枝头
你一定会在一个
最亮的白天最安静的夜晚
一路寻着我的三弦琴声,回到我的阿姆山⑦
我的果园
注:①诺玛阿美:哈尼人心中的圣地。②哈叮哩:哈尼族昂倮支系民歌里的衬词,起引领作用,无实在意义。③妥底玛依花:哈尼语,一种山花,代表美丽、善良、勤劳、勇敢,心灵手巧。④白鹇鸟:是哈尼族吉祥鸟,代表幸福,安全,梦想的指引者。⑤帕常:哈尼族奕车女子头戴的帽子。⑥裹芽树:哈尼族语,传说故事中的情人树。⑦阿姆山:位于红河县中南部,属于哀牢山脉中段,哈尼人传说中的神山。⑧蘑菇房:哈尼族蘑菇状房屋。
作者简介:罗苑,本命罗永芬。写作多年而不厌其烦,难以割舍。有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体裁文本发表和自存。写诗怕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嫌,故羞于写诗填词。偶有小诗发表,是生活和思想的延续。著有个人诗选《你曾来过》。
留恋那棵凤凰树
罗苑
痴迷花开 经常迷途走过了路口
错过风景 错过花落的呼唤
入夏 凤凰花开遍天空
车走 人行 一簇簇流入炙夏
盛开的花儿渲染着娇嫩的黄绿色
那不是我钟情的颜色
透过后视镜 有棵站在远处的凤凰木
夺目着我的双眼
绿得葱茏 红如滴血
粗壮的 原始的红花绿叶
标显出它陈久的年轮
如松挺立 花开如叠嶂
茂密 厚实 气势如山
一晃 从窗前越过 不可回首
走过 路过 穿越大道的凤凰树
如意地在花红外 停留
无处可觅 一路向南 依旧
是数年的那棵如松老树
有酣畅的魅力
而夏热 灼伤了我 花碎如潮
一路奔忙 跑回遮蔽的凉台
悄悄地 留恋那棵落泪的凤凰树
作者简介:杨品,1958年生。刻过油印诗刊,当过记者、编辑、总编室主任、副社长。在人民日报、新闻战线、经济日报、大公报、云南日报、边疆文学、滇池、中国摄影报、摄影之友、文化娱乐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2000多篇(幅)并多次获奖。著有个人诗集《弄皱一池春水》。
身边还是那一党狐朋狗友
杨品
曾发誓
这辈子
不主动与领导握手
不主动与名人合影
握了 合了
出书也绝不釆用
为此
快活了一辈子
也不认识几个领导
更没有一个算名人的朋友
身边还是那一党狐朋狗友
常喝得天昏地暗
日子就这样混
但觉心间每天都有一群快乐的鸽子
扑楞楞地
飞出
天空真的
很辽阔
作者简介:程紫,云南蒙自人,《蒙自》报编辑,文学评论家,诗人。
荒坡上的乡愁
程紫
一片荒坡
一年又一年
在轮转的风霜雨雪中
与流年与枯寂对坐
那些荞麦
饱满的籽粒 棱角分明
老是露出
少不更事的模样
一棵苦刺
春来春又去
在我的苦挨苦等中
终于长出了细碎的文字
哦 她那荞麦似的眼神
一生一世 都不曾透露心中的愁苦
这硗薄的荒坡上生长的苦刺呀
年年岁岁 兀自开着我的乡愁
作者简介:钱劭良,男,彝族,1985年8月生于个旧保和, 小学教师。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云南日报》《滇池》《红河日报》《红河文学》等刊物。 作品入选《新时期云南少数民族作品选(彝族卷)》《〈彝族文学报〉精选文萃.诗歌卷》《中国彝族当代诗歌大系》等选本。出版诗集《闲潭夜色》 ,《钱劭良作品选》。
雨
钱绍良
安静的,短暂的,或者喧嚣的,漫长的
一场雨,就像一个标点符号
恰当地标注情绪
逗号,暂停
长远的梦,怎能一次做完
问号,反思
所有的答案,需要自己给自己
叹号,叹息
人生苦短,许多时光,只能唏嘘
引号,引用
安或不安的心情,找到古老的
来历,才不孤单
句号,结束
开启的旅程,艰难险阻,都要
给起点,一个交代
安静的,短暂的,或者喧嚣的,漫长的
一场雨,就像一次顿悟,雨一停
我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作者简介:付丽萍,笔名云沐蝶,彝族。云南开远人。开远市作协会员,红河州作协会员。作品散见《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歌月刊》《绿风》《诗潮》《诗林》《滇池》《青海湖》《奔流》《辽河》《青春》《鸭绿江》《三角洲》《德育报》《中国诗人》等。崇尚诗歌的自由,灵动,向善,向上,向真,向美。
蝴蝶谷
付丽萍
它们有叮咛:花儿与蝴蝶
把一万种萌动隐于这里,每一种
都和泉水有关
和轻风有关
并没有空白。山谷被填满,时光被填满
我甚至觉得,自己也被填满——
与万千蝴蝶一起
静听万千花语
顺风顺水。像一种秩序,或必然
不得不承认:
不管巅峰,还是低谷,梦里还是梦外
只要有花朵盛开
就有蝴蝶归来
作者简介:蒋惠云,泸西县文联主席,县作家协会主席,云南作家协会会员,云南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有数百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在《中国文学》《云南日报》《云南农业》《红河日报》《红河文学》《乌蒙山》《玉美人》等,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党建网、中国文明网等报刊、杂志及网站刊发。
温柔的彼岸花
蒋惠云
一只狗
两只猫
晒太阳的老夫妻
围子,苞米
尘世炊烟
城子的春天
还原生活的底色
一朵曼陀罗花
躲过嬉闹的孩童
却没躲过我的视线
我惊讶
这神奇的彼岸花
缠绵轮回的黄泉花香
怎会沦落红尘俗世
就像惊讶
我诗中的爱情
中了温柔的诅咒
在一个人的世界里长眠
“城子花开,只见花不见叶……”
这不是神话
是一个复活的传说
作者简介:南山,原名:王宝华,云南弥勒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公元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星星是穷人的眼泪》《村庄祭》《活在人间》《生存与思考》《今生今世》《为父亲送行》等11部。一切过往皆是诗,皆为烟云,活在当下,不负此刻。
我看到的一只蚂蚁
南 山
其实和我,差不多
小得不能再小,立在这个世界上
几乎所有人看不见
其实和我,差不多
忙能不能再忙,立在这个世界上
靠爬行度日
蚂蚁和我没有什么区别
我就是一只蚂蚁
蚂蚁有时我还羡慕它
生得比我还要小
我也想继续缩小
直到这个世界所有人
不认识我
直到这个世界所有人
把我当做一只
爬行的蚂蚁
作者简介:普克昌,男,彝族,生于云南建水。为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红河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有诗歌、散文、文艺评论等作品散见于《云南政协报》《春城晚报》《红河文学》《红河教育》《红河日报》《人文红河》《个旧文学》等刊物,2009年出版个人诗文集《窗外风景》。
鸟
普克昌
鸟飞过天空
天空瞬间被点亮
于是我们看见了那些优美的弧线
与优美的弧线连带的事物
天空之下沉默的红苕地
地旁边狗的奔跑
人的吆喝和行走
鸟飞越过的小草坡
我都总想去走一走
我想象着抚摸那些草叶
就可以获得一种灵气
我相信嗅着那里的气息
就可以寻觅到鸟的窝巢
鸟巢都筑在它们能飞临的高度
我至今仍把这种神秘的所在看作是天堂
它筑在哪里 哪里就放射着灵光
它筑在哪里跟我们的思维毫无关联
它从哪里找来树枝
从哪里衔来泥点
从来无迹可考
鸟的叫声 嘤嘤有韵
当那只嘤嘤成韵的鸟叫起来
整个世界仿佛都可以陷入深度睡眠
作者简介:陆永奎,男,汉族,云南省作协会员,红河州作协散文、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大围山》文学季刊主编。自1997年开始创作,已在《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台湾时报》《云南日报》《滇池》《岁月》等刊物发表作品计10万余字,出版作品三部40万余字(诗歌集两部)。组诗荣获红河州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在建党100周年等主题征文评选中多次获奖,《大围山》两度被省作协评定为“云南文学优秀期刊奖”和“云南文学优秀内刊”。诗歌创作关注乡土,题材和体裁多样,力求接地气、有温度、传得开。
给北京写一封信
陆永奎
距离长水机场太远
我还没鼓足起飞的勇气
这僻静边远的山寨
至少我可以做一回头领
那四面楚歌般的环山
就是我一世子民
鼓笙合奏,歌舞升平
人世间最好的礼节
放下悲苦不言
放下贵贱不言
去看看吧——
山脉间大围山原始森林
恐龙早已尸化成骨
上亿年桫椤为谁留存
去看看吧——
清诗里《树海歌》激荡风云
斯人越过蒿草荆棘
耳畔总响起阵阵涛声
去看看吧——
吸一口原生态负氧离子
听一曲山野牛铃声
治愈雾霾引发的病症
作者简介:扶殇,原名:王佳华,1971年生于云南弥勒。写诗三十余年,有作品载于《星星》《草原》《诗红河》等刊物,著有诗集《蚕歌》《毒药》《朝歌》。
赶山
扶殇
赶着山去追海
赶着海
把蓝放牧到了天上
赶一群牛羊上山
一会儿是我
一会儿是牛羊
犄角上挑着
一朵白云
作者简介:陆建辉,绿春县文联主席。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绿春文学家协会主席,县域专家协会秘书长。先后从事教育,记者、从事报刊编辑、组织部办公室文秘、政协文史委等工作。参与编写《哈尼家园》、《话说红河•绿春》、《阿倮欧滨系列丛书》、《绿春县文学丛书第一至三辑》共8册、《诗意绿春》、》(散文卷)、《诗意绿春》诗歌卷、《绿春县文民族民间故事选》、《绿春县民族礼仪选》等大型文献编写工作。已出版个人文学专著散文集《寨神树下》和《农耕盛典——哈尼族节庆活动散记》、诗集《另一片梯田》、散文诗集《乡村篱笆》、《家园》等7部。
在哀牢山上生活
陆建辉
我就出生在你的怀里么
哀牢山
我亲爱的母亲
那间田棚敞开门
想开口对我倾诉什么
炎日下
那头耕牛
仍弓着背
拖着一生不离的犁耙
扶犁的老汉
多像我的父亲
田间挥斧举锄的同胞
重蹈先祖春播秋收的背影
一曲粗犷的山歌
唤醒曾经激情的岁月
一罐纯香的焖锅酒
倒出一段火辣辣的故事
还有那株梦中的榕树
也牵着我的衣襟
诉说那惆怅的乡情
哀牢山啊
我的母亲
让那瘦瘦的炊烟告诉我
让那吉祥的神树告诉我
我是大山之子
沉默的山路
叠印着哈尼人不屈的脚步
粼粼的梯田
永远铭记着
一个民族悲壮的迁徙
作者简介:王印吉,退役军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红河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蒙自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散文选刊》下半月第二届签约作家。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文学评论散见军地各级报刊,有部分作品获省级、国家级奖励。现居滇南蒙自,自由撰稿人。
美丽的青春
王印吉
我们也曾独自享有过
美丽的青春
只是,如今
我们的青春
已演绎为匆匆过客
我们的青春
已被岁月和艰辛
蹂躏得体无完肤
甚至被残酷地燃为灰烬
遗留在世间的,只有
或酸或甜,或苦或辣的回味
大江东去
历史,不停地汹涌向前
青春,既然已逝
再次映入眼帘的,永远
只是隐约可见的背影
以及对背影
没有休止的叹息
作者简介:谢丽花,笔名琇莹,女、汉族。泸西人,红河州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泸西县金马镇人民政府、绿春县大水沟乡人民政府、绿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泸西县纪委监委工作。2021年8月出版诗歌集《聆听乡音》,内容反映了身在异乡融入异乡的游子情怀。谢丽花喜欢诗歌,喜欢用诗歌体现心路历程。
假如明天我将老去
谢丽花
假如明天我将老去
会从身边带走什么 留下什么
该是一贫如洗的满目疮痍
还是梦里梦外的甜蜜
或是轮回路上无声无息的孤独
假如明天我将老去
借你的泪滴黯然哭泣
我不会在另一个世界叹息
今生太短 熬过六界太长
漫珠沙华的花与叶 在记忆中相见相欠
假如明天我将老去
某地转角会谱写伤心
那便是不用等待的亲情
洁白的花朵写上真诚的名字
泪珠子相信那人也曾闯进生命
假如明天我将老去
不用等待 太阳也为我伤心
淅沥太阳雨悲悯茶杯里的故事
倾诉故事里少了青春的音符
因为我已驻进太阳的眼眸
作者简介:知更,本名梁茹雁,90后彝族女诗人,云南省个旧市人,第七届“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征文大赛优秀奖。写作以诗歌、散文、歌词为主,作品散见于《滇池》《诗歌地理》《山东诗人》《中国诗歌》《诗江南》《彝诗鉴》《个旧文学》等。
光怪
知更
爱人在雨中慢慢皲裂
像是倒塌的瓦砾硌痛着蓝色河床
天空假如是废墟所致
橘子能否顺利滚过大陆和裂隙
你揪开了灰暗
也就揪开了光明
从衣襟处剖为两个完整的乐观
我们还有愧疚
还有痛哭流涕
还有对不起
塞满半透明的肚皮
稻草是绯红的 滚烫的
石头是肉身 肉糜
谎言的眼睛交错着纯美的试题
作者简介:雨浪,本名杨冠才,男,白族,1981年5月生,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随笔集《散乱的絮叨》,作品散见于《春城晚报》《红河文学》等,现供职于建水县文联。
村里村外
雨浪
村里村外
时光碑记
早已记载着年轮翻转
一片未知土地
存满一代人掘井的汗水
车马掠过,
鞋帮腾起抖落的光影
叩门人,沿着缝隙探寻——
故乡的桃源
究竟还有谁来过
作者简介:李梦,女,汉族,笔名:天使,系红河州作家协会会员,喜欢文学,衷情诗歌,用诗歌涤荡心灵的忧伤,拂去眼中的尘土。2017年出版诗集《诗歌带我飞》,2019年出版诗集《山间美丽的白草帽》。
指尖上的舞蹈
李梦
星空的心事与忧伤
吟、猱、绰、注于琴面
时而
如一颗颗泪珠在琴弦上飘落
时而
如泉水叮咚清新悦耳、延绵不绝
时而
又如花开的声音
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人琴合一、心音相通
树梢中挥洒着月亮的清辉
托、劈、挑、抹、勾、剔、打、摘
变幻莫测的指尖舞蹈格外柔美
舞出红尘心语
舞出阳春白雪
舞出春山眉黛低
指尖上的舞蹈
像高山流水划过星空
似鸟语花香沁人心脾
还像知心爱人你浓我浓
一切
又在琴面上戛然而止
天籁之音随风随云飘飘渺渺
指尖上的舞蹈
博大精深又妙不可言
琴音之妙
妙在心、妙在神
作者简介:冷莎,哈尼族,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著有散文集《家在泊那河大峡谷》(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上百篇(首)文艺作品散见于《云南日报》、《边疆文学》、《民族工作》(现《今日民族》)、《中国税务报》等各级报刊杂志,另有散文、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学术论文等作品收入多种选本。
倾听梁祝
冷 莎
那应该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
竖琴以五度音程匀速拨高
刚好弹到合适的音区
长笛以舒缓跳跃的节奏
携双簧管抒情柔和的旋律
奏出一幅鸟语花香、溪流淙淙的美丽景色
这时,一双蝴蝶
从远古的神话中飞来
萦绕着四根琴弦翩翩起舞
小提琴娓娓带入一部经典的爱情主题
我的心紧贴着这部协奏曲的呈示、展开、再现
去倾听那一双蝴蝶的前世今生
从草桥结拜、三载共窗、十八相送
长亭惜别、愤怒抗婚、楼台相会
直至投坟化蝶
看遍了音乐再现的一幕幕细节
幽怨的旋律
潺潺凄诉生死的盟约
情到深处,琴声呜咽
声声触及痛处
最终,小提琴的泛音渐行渐远
寂静的世界悠扬着命定情缘的千古绝唱
有人说,《二泉映月》要跪着听
我是以流泪的心情
反复听完这部经典——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一段委婉动人的爱情
一部荡气回肠的音乐
作者简介:张月华,笔名雨朵,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诗词学会会员,红河州作家协会会员,滇南诗社秘书长。著有诗集《年轻的情感》。
晚安
张月华
夜深人静之时,很想说一声“晚安”
对着灯盏,对着远方
每一颗星星都是一扇门窗
每一扇门窗都有故事在延展
江畔的渔火一直亮着,静候着归舟
城市和乡村的路灯一直亮着,等待着归人
一声“晚安”说给美好的事物
说给想念的亲人和故乡
作者简介:奇丽,原名戚莉,个旧人。出生于六十年代,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中山书画院会员。著有诗集《蓝色的火焰》、散文集《心灵的手指》。
哨冲走走
奇丽
我悄悄靠近一扇小门
轻轻敲了几下
木格子窗沉默不语
说好的呀
在我回家的时候
一起到博泰小院
相拥坐一坐
可是这个约定
让我等得太久太久
仿佛等了一个世纪
博泰是我朋友
是我的故乡的一部分
哨冲也是我的朋友
是我在异乡思亲的一部分
我亲切的触摸着
阳光下橘黄色的门框
像触摸到了一段
老去的旧时光的回忆
微风乍起
叶影飘过院墙
此刻我想说
依着这扇紧闭的门窗
我会一直等你
等你卸下了沉重的行囊
暮色中
款款向我招手走来……
作者简介:假如莎,原名刘莎莎。湖北野草文学工作室签约作家,武汉温而新教育竹笙团队配音演员。个旧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编辑,红河州作家协会会员,个旧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曾任湖南省娄底市娄底新闻网编辑,个旧报社文学版编辑。
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有诗歌《那晚,流星导弹划过的夜空》;散文诗《冰与荷》《光着的脚丫》《假如黛玉不葬花》;散文《站在牛粪上的影子》;随笔《也论“他妈的”》等。出版个旧文学林丛书第七辑之《你好,我们又见面了》。
生与死 一念之间
假如莎
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
这一念,只是与时间玩了个奔跑的游戏
看谁先到达终点,到达终点的那个人
殊不知,这场奔跑的游戏
规则是以“慢”来衡量
生死一梦 只在一悲之间
这一悲,只是与一个叫眼泪的朋友
说了句悄悄话 它会用柔情似水
轻吻你的脸颊 抚过你记忆中
一幕又一幕感叹生命的永恒
生,让逝去的人儿读懂了命运
却读不懂它为何转瞬即逝
燃尽火花?
死,让活着的人儿读懂了珍惜
却读不懂它为何在弹指之间
灰飞湮灭?
分明 那一颗如同旋律般跃动的心
还在为生抒写着未来
托起大家滚烫炙热的情
再现如花的笑靥
谁想 在炽烈的煦光中
她却颤抖成一枚枝头的落叶
飘落在渐行渐远的暮色中
划过大伙儿冰凉的指间
等待尘埃落定
惊觉之间 这场短暂的人生旅行
已到了尾声 炎夏无雨的季节
让我们用双手捧着你的名字
在一念之间 照亮你走向天堂的旅程
作者简介:马涛,男,回族,现居弥勒,云南省红河州作协会员。主要创作诗歌,情感语录,创作时间浅短,作品见于《红河文学》《弥勒文化》以及一些网络平台等。
我是树
马涛
如果假设,看不到世界
是因为没了眼睛
那还好我还有耳朵
用耳朵倾听死钟曾经划过的圈
没了耳朵,我用鼻子
用鼻子闻到雨后泥土溢出的香
没了鼻子,我用心灵
用心灵触碰一见钟情的火花
这是世界,爱情与无限的渴求
这是世界,旋转的两极
心灵的烛光,最后的防线
在漆黑的殿堂
无力的伸张,停顿了思想
如果什么都没有了
我很害羞,害羞揉出一滩柔软的泥土
挖出个坑,倒过来把头种进去
我是树,头发是根,枝叶在指甲上生长
什么都没有,我是树
所以我是树……
让年轮在我骨内刻划
让野心在地底无情的扩张
让反复生长掉落的枝叶承担生命的消亡
作者简介:王凯丽,1993年生,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诗词学会会员,红河州网络文学分会副秘书长。获全国第六届“书香三八”读书活动征文作品优秀奖等。在《西安晚报》《红河日报》等报刊和多个网络平台发表多篇作品;有作品入选《青青草色齐(全国青年散文大赛作品集)》(西安出版社)等出版书籍;为微电影《琴音未泯》创作剧本。
沏茶
王凯丽
既被抛诸于世间
便该,以天地为容器
以己身为媒介,学着
以茶的姿态,在人间浮沉
浮沉,亦非随波逐流
茶,在煮沸自己的水中绽放
以浮沉之姿起舞
既是茶,恪守中庸之道
亦以不甘之姿,反向于水
使同样的水,呈现不同颜色和滋味
泡一壶茶,便以悠然之姿
观浮沉起落,由此及彼,推及己身
任由星辰大海眸中明灭
茶,最终沉于杯底
以平和的君子之姿,告别
激扬顿挫,彻底交融于水
一盏可入口反复品鉴的茶水既成
反复冲泡下,水落茶出
水,亦逐渐恢复清白之态
茶是茶,水是水,万物归于本质
世事皆是,日渐寡淡
走向不可逆转的归途
作者简介:钱勇力,男,哈尼族,1998年生,云南红河人。四川省散文诗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散文诗世界》《红河日报》等,作品并入选《2022中国年度诗歌排行榜》《2022中国年度优秀诗歌选》《齐鲁文学·中国诗歌2022年度精品选集》。
一首平庸的诗
钱勇力
现在我遇到了这样的一种处境
每当我写完一首新的诗
我总觉得这首诗
是我所写过的所有诗里最好的一首
可当我把这首诗整理到
以前所写的诗的文件夹里面看时
仿佛也没想象中的那般好
比起其中的某几首诗
我甚至觉得刚刚写的那一首
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没有特别之处,也没有
惊艳之处,可是我还是接受了
这首诗的平庸
如同接受了此时平庸的自己......
作者简介:李海玉,笔名索贝。2004年开始文学创作,有诗歌、散文等曾发表在《红河日报》《红河文学》《彝族文学》《光环》等报刊杂志。诗歌《哈尼女人》获得南方电网诗歌征文“优秀奖”。
七座村的晨曦
索贝
昔日
七座山的长老
七座山的背玛
七座山的咪谷
七座山所有的能人
一起议事在龙树下
分析四季轮回
吩咐农事与婚丧嫁娶
讨论节日和祭祀
……
如今
七座村齐集七座山的智慧
把寨神请来
护佑子孙平安健康
把咪咕请来
主持村中大事小事
把贝玛请来
赶走村里大鬼小鬼
天蒙蒙亮
雄鸡叫遍
花公鸡引领诸神
迎接晨曦与朝阳
山里的哈尼汉子
山外的哈尼老板
城里的哈尼打工人
编织草辫撑起的木砍刀
贝玛用竹篾编织太阳
搭建天神与地神沟通的寨门
把平安幸福请进寨子
把悲伤痛苦逐出村子
作者简介:普荣琼,女,哈尼族,1985年10月生,红河州金平县人,红河州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金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品散见《民族文学》《红河日报》《西隆山》《边陲金平》《大围山》等,2018年民族团结征文中,诗歌《三个女人》荣获优秀奖。迄今发表诗歌40余首。
残缺的田棚
普荣琼
夕阳的最后一丝光
给了孤零零斜站在田埂旁的
被岁月拔光牙齿的老屋
心情被一根针线穿过
密密麻麻细细长长
中间是我爷爷和蓑衣
还有
磨得油光的锄头
屋顶被风薅光了头发
只有用竹子搭建的经络
诉说着那些年的委屈
脱了臼的梁子躺在青草中间
灰色的脸沉浸在田野的过往
低诉着那个年代的风花雪月
钉在地上的三寸桃木
被那根牵着牛鼻子
爷爷用棕树皮扭成的绳
栓着
仿佛在安静的等着爷爷
和他的牛
灰头土脸的犁耙挂在
伤口裂开的土墙上
土地、犁耙和那头水牛
在爷爷闭上眼睛不愿醒来的下午
一起休息
连同爷爷给我讲的故事
从此,只有我的诗歌
开始发芽
作者简介:郭跃华,男,1966年生长于云南开远,原《南国草》《开远文学》编辑,曾任红河州作协理事、开远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作品散见省州市报刊媒体,出版个人诗集《永远的家园》。
该下的雨迟早要落地
郭跃华
那个一年之中最伤感
最凄清的节气到来之前
我无数次预测,它
应该以怎样的一种方式
或者说形式,出现在我面前
风和日丽,抑或天干物燥
我坚决排斥,甚至是厌恶
城市中已有太多的浮尘
在漫长的春旱中落满心径
我渴望有一场潇潇春雨
荡涤那些久擦不净的脏物
我万分虔诚,向天祈祷
哪怕是一点点细雨,一丝阴翳
垂临凡间,屏蔽火球
与充斥人世的狂热对抗
该下的雨迟早要下
正如该伤的情迟早要伤
伤和情,通过节前的预演
才不会痛彻心扉
清明也一样,吟着杜牧的诗
就能找到返回的路
作者简历:杨庆秀,女,云南弥勒人,笔名:秀儿,喜欢诗歌、散文。工作之余写一些反映警察生活的文章,曾在《人民公安报》《民族时报》《云南法制报》《云南公安》《云南警察文学》《红河日报》《弥勒文化》《弥勒报》等刊物发表过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小说等文章。作品散见于“环球在线”、“都市头条”、“城市弥勒”“弥勒警方”等网络平台。红河州作家协会会员,弥勒市作家协会理事。著有文集《我的警察生涯》《藏蓝为你守望》
月夜里的守望
杨庆秀
自你穿上藏蓝
就藏起了儿女情长
肩扛共和国的尊严
像一个远行者
总在不经意的夜晚
你两腿泥巴,用疲惫
诠释默默的奉献
那溢满微笑的双眼
在温柔的月光中
闪过眼底藏不住的愧疚
我用怜疼的爱
一点一点擦净远行者的孤单
把心底的相思揉碎
便开出芬芳的花朵
深邃的星空,爱恋
如一倾无垠的月光
从我的身体漫过
你的精神 点亮黎明的星空
然后,重新整理行装
又踏上新的征程
警徽闪耀着庄严与和平
在诗的月空里
响起一首古老的歌谣
月光里 你抖落尘土
用宽厚温存的臂膀
把思念,柔情
凝结成晶莹的爱情童话
不裉色的爱 在心头的月亮里绽放
永远为你殷殷守望
作者简介:叶兰,女,云南弥勒人,红河州作家协会会员。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有多篇作品发表于《红河文学》、《弥勒文化》。
花开的声音
叶兰
今年的雨,仿佛
藏在树头枝梢
风一过,便洒洒落落铺满地
还不及感受夏的妖娆,秋随一场雨
纷沓而至,漫步湖泉
在微凉风中穿行
空气里有淡淡味道
夹杂草的青涩和桂花的甜
感觉此刻的树,有默默心事
微颤的叶和滚动的水珠都透着
欲语还休
伫立木芙蓉下
看这一日三变的花中传奇
初开时洁白
如新生婴孩的纯净眼神,天真幼童的娇嫩笑靥
渐渐呈淡粉
是年少轻狂的鲜衣怒马意气风发,是青春蓬勃的
急流奋进头角峥嵘
再变红,犹如积累半生岁月沉淀的厚重
又无奈流露
开到荼蘼花事了的哀伤
于这一树一树
或浓烈或淡然的盛放中,凝听此时
花开的声音
不过一日
已说尽半生
作者简介:武楚琼,红河州州作家协会会员,开远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农村青年》《河南科技报》《奉天诗刊》《青春诗刊》《齐鲁文学》《新诗高地》《白孔雀》《诗生活诗选》《红河日报》《大围山》《开远文学》等。
七夕夜
武楚琼
流浪在七夕街头
风里盈满烂漫
落下的雨丝也尽显温柔
而我
像无法辨别方向的小鸟
青石板上脚步在徘徊
踩下的蝉鸣单调枯燥
回响在静寂的深空
梦依然在心中无限延伸
哒哒的声响由近至远
由远至近
云朵不会辜负蓝天的盛情
春树不会辜负一片明媚
我用尽一生守候
相信那份爱,时光不会辜负
作者简介:李克山,男,哈尼族,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长期从事文化艺术管理工作,出版个人诗集《乡村情感》,发表论文30余篇,各种散文、评论100余篇。
祖先的梯田
李克山
祖先的梯田
在山的那边
水的高原
春天的大地
装满山间的清泉
梦想的翅膀
生长天空的白云
岁月像流沙
握不住四季的青山
祖先的梯田
一半是汗 一半是泪
村东有条河
可以照见飞鸟的影子
那是善良的天使
遗落在深山出沐的镜子
村西有一片田
随着通天的神林
可以采摘天上的星星
那是伟大的祖先
梦想的天堂
作者简介:彭帆,山东籍,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教育学硕士,从事幼儿教育和英语教育十余年。云南省翻译协会会员,红河州作协会员,弥勒市作协会员。《中国少年英语报》专栏双语童话作者,作品和译作发表于《中国儿童报》、《中国少年儿童》、《少年文艺》等报刊。作品《假如书本会说话》获得“2023年小百花儿童文学奖”,诗歌《朝天空写字的孩子》第十届王晟中国儿童诗歌大赛成人组一等奖。
最后
彭帆
最后一滴水,滴落于生锈的水龙头;
最后一朵花,枯萎在褐色的花园;
最后一片叶子,在树枝的末端摇摇欲坠;
最后一个果子,软软地落在寂静的土里;
最后一条鱼,睁着眼躺在干涸的小溪;
最后一只鸟,裹起翅膀睡在山谷中;
最后一块冰,融化在企鹅的脚下;
最后一棵树,变成噼里啪啦的柴火;
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山的尽头;
最后一丝空气,悄无声息地被吸入又呼出;
最后世界上剩下很多高楼大厦;
剩下很多钞票、钻石和金币;
剩下动物毛皮制成的华丽大衣;
剩下堆成高高小山的垃圾;
剩下满地高科技武器;
剩下一辆辆停在路边的车,
和轰隆轰隆转动的机器。
最后,一个小孩苏醒过来,
她脚下的土地,
有一颗破土而出的种子,
她头顶的天空,
有一只破壳而出的小鸟,
他们在一起,
世界重新开始……
作者简介:李月碧,本名李玉琼,云南泸西人。199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余首诗作散见《春城晚报》《云南个体经济报》《彝族文学报》《泸西报》《红河文学》《阿泸文学》《无量山》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掩盖
李月碧
夜很长
搭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梦
夜很沉
撑着一世颠沛流离的殇
走不到天亮
烈日渴望点燃枯败
烧毁黑暗 阴郁 虚伪和一切污秽
让希望和光明生生不息
有人逃离喧哗有人喜好热闹
谁不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尘埃
被命运的风东西南北的吹
有人落在山巅有人落在深渊
谁不想用一抹甜蜜的微笑
将委屈苦涩和沧桑用华丽掩盖
作者简介:听松,本名李磊,现居云南蒙自。喜欢文学纯属偶然,坚持写作只是喜欢并习惯了用文字将内心的情感记录。有千余篇(首)散文、诗歌、小小说等文学作品在《中外文艺》《中国文学》《人民日报》《散文选刊》等300余个国内外报刊杂志刊发,也有作品在一些文学征文与比赛中获奖。
早安 秋天的田野
听松
追寻星星的足迹
我们已然出发
奔赴扶贫的村寨
寂静的田野
仍在沉睡
调皮的风儿
还不愿醒来
前行的车轮
都不曾吵醒
那片宁静的天地
是谁偷走了
丰富的色彩
弯腰的稻子
裂嘴的玉米
挺拔的高粱
成片的庄稼
都只画出
一幅纯色的木版画
一轮朝阳
跃上了山岗
娇羞的田野
却挽起了轻纱
金灿灿的色彩
簇拥着搬迁的新居
我能看到乡亲们
金色的笑容
作者简介:陈云宏,笔名朔北,云南泸西人。作品散见于《诗歌月刊》《滇池》《当代小说》《散文诗》《延安文学》《佛山文艺》等。
山河无边
陈云宏
穿过山、水、楼
不堪和回眸
晓月、晨辉、晚霞
星辰和沙粒
敲打着我们自己的
锤炼之后的激情
是一场漫过
赤鼻矶的涛声
广大无边的苍茫啊
万里行程的涟漪
落在庐山
是一滴浸染锄禾的露
落在天姥
是一声浅浅的虎吟
落在夔州
是一阵落木的轻响
落在人间
是一滴闪光的泪和汗
所有的火苗
都可以融化沸腾的声音
如果夜半醒来
一定是某一片
小小的山河
送来了尚未被
接收的爱
作者简介:艾华林,1984年1月生,湖南邵阳人。中国诗歌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红河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出版诗集《当我卑微无名时》,作品散见《中国诗歌》《诗潮》《芳草•潮》《文学自由谈》《文学报•新批评》《打工文学》等。入选《华语诗歌年鉴》《中国打工诗歌四十年精选》《漂泊的一代•中国80后诗歌》等。获首届“打工文学”大赛诗歌三等奖,第三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诗歌二等奖等。现为《江花》责任编辑,《华夏早报》思想者副刊执行主编。曾与70后陈才锋、90后许立志被《南方日报》人物栏目以三个年代的典型予以报道。栖居云南蒙自。
在雨中
艾华林
在雨中,我和风赛跑
和路旁的野菊花交谈
向太阳问好,向小鸟致敬
路过地王厦时,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卑微和渺小
一只蚂蚁,从田间的地畴爬到工厂的流水线
一张工卡就可以重复地刷新自己。每一次都是高消费
在雨中,我的身体湿透了,但灵魂还是干净的
眼看就快三十的人了
我说,雨啊!你能不能下得再大一点
让我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为那逝去的青春,为那虚拟的光阴
发现好几首好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