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辑有话说|贫困县斥资近3亿建展览馆却无法开放 面子工程背后少不了利益黑幕

文/董哲

7月31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甘肃省榆中县市民公园项目问题后,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了“7·31”榆中县市民公园项目问题调查组,对报道问题调查处置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后续调查处置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8月1日 上观新闻)

报道称,这座市民公园位于县城边缘,占地200多亩,总投资9.52亿元,是榆中县政府2016年12月立项的重点项目。公园正中有一座宏伟壮观的圆形建筑,即城市展览馆,投资2.8亿元,已经竣工七年仍未对外开放,原因是还没通过消防验收。

出手近10个亿搞个“半拉子”工程,是不是这个县富得流油,钱多得没处花了呢?其实不然,榆中县过去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2019年才退出贫困县行列。也就是说,这个项目2016年12月立项时,该县还穷得叮当响,靠国家“哺乳”呢!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的是政府全额付费、承建方垫资的方式,在未来20年里每年榆中县都需要向社会资本方支付建设成本、利息和一笔不菲的运营维护费。按当地政府提供的付款方案,计划在投入运营的第一年,就要支付5000多万元的费用,随后费用逐年增加,到后期最多时每年要支付1.8亿元,总共要支付21亿元。

然,这个项目与当地的实际需求和财力是无法匹配的。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榆中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是6.7亿元,而债务支出就高达12亿元。收不抵支的情况如此严重,每年还要为这个“面子工程”支付至少5000多万元的费用,几乎快占到全县预算收入的十分之一。

在此窘况下,当地的民生支出是不可能有保障的。当地一些实施了几年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至今未正常完工,并且从去年开始连老百姓的安置过渡费也付不起了。据当地住建局统计,该县仅国有土地上的安置房项目拖欠群众的安置过渡费就有3000多万元。这些都是明证。

事实上,榆中县好大喜功、不顾百姓死活,大搞“面子工程”已属屡教不改。2019年,当地耗资6200万元在入城处修建两座秦汉仿古城门项目,就曾被住建部通报批评。

通报指出,榆中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应该将有限的财力用于发展民生,而不是举债在城市出入口大建城门,搞“面子工程”,当地应坚决杜绝此类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再度发生。

然而,当地并没把国家部委的批评当回事,依然不思悔改,恣意妄为,我行我素。不仅安置房一拖再拖,就连每月400元的安置费都欠着不给。笔者想问,老百姓连房子都住不上了,你们还要他们怎么活?你们还有什么资本如此任性?你们的良心是让狗吃了,还是你们从来就没有良知和敬畏之心?

这项与民生民意背道而驰的“面子工程”背后,是不是还有更大的利益黑幕待查深挖?希望调查组尽快给大家一个令人信服的交代。

心中没有人民,必被人民抛弃。“面子工程”从根本上看,是当地官员扭曲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在作祟,不仅严重脱离实际,劳民伤财,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政治生态,而且会极大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导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贻害无穷。

民生无保证,百姓就无幸福可言。心系百姓为民造福,才是最重要的政绩,被百姓认可的政绩才是真正的政绩。为官者特别是地方主政官员要从实际出发,把老百姓过得好不好、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政绩的一杆秤,多做利民惠民的民生实事,少打肿脸充胖子罔顾财力,盲目上马一些祸国殃民的“面子工程”。

好民之好,恶民之恶。广大领导干部当摒弃急功近利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事业观,不贪图虚名虚功私利。只有真心为民,造福一方,才不会被“面子工程”拉下马,遗臭万年。

(作者系华夏早报社编委、华夏号聚合新闻平台执行总编辑、灯塔新闻执行总编辑)

本文由 华夏号 - 华夏号 发表,其版权均为 华夏号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华夏号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3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