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早锐评|录取通知书“花里胡哨”有违大学精神,该休矣

文/《华夏早报》特约评论员 樊耀文

这两天,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亮相。@复旦大学 用上了经研究“复活”的新开化纸,纸张保存寿命可达千年;@北京科技大学 将超薄“5G钢”制成通知书,最薄处仅0.07毫米;@ 哈尔滨工业大学 书签上的涂层,已经登上火星......

不知从何时起,作为新生入学的“通知证”,变得雍容华贵了,颜值越来越高,含“金”量也越来越高。可以说各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创意新颖,构思巧妙,愈发的让人爱不释手 。按理说,社会在发展,大学录取通知书从过去的白纸黑字到今天的采色印刷也算是与时俱进了。据当年参加过恢复高考时的大学生回忆说:那时候的“简洁的白纸,鲜艳的学校 名字,然后一句简单的录取文字。”可以说,当时的录取通知书非常简洁,用“通知”来形容毫不为过。但是简陋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并没有影响培育人才。

但“与时俱进”,并不代表录取通知书要印的奢华。现在各个大学在录取通知书的设计上也是拼了,有的有全新人物IP形象,有的带有一个承载芯片的硬盘,有的有学校学生团队创作的主题歌曲,真是创意满满,颇有“新意”。然而,我要说的是大学录取通知书不仅有“新意”更重要的是有“心意”,设计复杂的高校录取通知书,无论是从成本上还是在技术印刷上都是一种浪费。而把浪费的这笔钱,花在教育科研上,比用在制作通知书上更重要。过度浪费,追求颜值,不符合大学教育精神。

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在于他的文化和精神的存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学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比如已经登上火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是靠瑰丽的幻想就能实现,而是需要学生们探寻真理,探寻科学真谛,学到真本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把所学所见应用到实践当中,做一个优秀的航天工作者,也许有一天真的能上天。

世界名校哪个是靠录取通知书出名的?录取通知书能帮助新生多少?有相关研究吗?它们不但不是靠录取通知书出名的,甚至通知书很寒酸,但却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这一点是我们高校要学习的。一所大学的情怀不只是录取通知书,而是引导学生探索真理、培养学生有独立的人格和人文精神,守望学术、这才是大学应该做的。

大学要守得住初心。大学的初心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不但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精神,更要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这才是办大学的精髓。大学录取书从设计上凸显各大高校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才叫守得住初心。这才有“新意”从而表达对新生入学的学生的“心意”。

大学录取通知书设计得“花里胡哨”,就背离了教育的本意。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之大,更不在录取通知书上。大学录取通知书如果在精致、内涵上创新,才易保存,更有收藏价值。是时候让大学录取通知书返璞归真了,多一点“原生态”,不失为一种朴素自然的美。

一审:贺强 二审:董哲 三审:江单

本文由 华夏号 - 华夏号 发表,其版权均为 华夏号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华夏号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1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