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辑有话说|教育体制一日不改变 违规补课禁不了

《华夏早报》“总编辑有话说”专栏评论

文/董哲

近日,新东方杭州线下中心突然全面关闭,起因是抖音网红“铁头惩恶扬善”(下称“铁头”)举报杭州新东方违规补课。8月8日晚,杭州家长林纾告诉界面教育,其孩子在杭州新东方接受高中学科辅导,周一突然接到停课通知,目前尚未复课。虽然铁头没有举报她孩子所在校区,但全杭州的线下学习中心都停了。(8月9日 界面新闻)

“全杭州新东方停课,铁头真有你的!”说实话,且不论铁头此举动机为何,但他这种“惩恶扬善”的勇气实属可嘉,值得点个赞。

前两年,全国上下曾掀起了全面整治教培机构违规补课的浪潮,等于是直接给学科类课外培训下了“自裁令”。一时间,包括新东方、学而思、学而优、学易优等全国性或地域性知名的教培机构关停的关停,转型的转型,彼时整个教培市场可谓是“四面楚歌”,犹如“困顿之兽”。

但是国情使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雷声紧过一阵子后,在庞大市场需要和利益驱使下,一些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项目又开始死灰复燃,有的为了逃避查处换一副行头“粉墨登场”,有胆大的干脆“原形毕露”。它们打着素养教育、课后培优、初高衔接、高考冲刺班,甚至是志愿填报咨询服务的幌子,暗地里还是做着文化课辅导的业务。

所以在这种情势下,新东方重操旧业,直接通过线下机构为学生补课,自然不足为奇。被举报和查处也是早晚的事。现在看上去似乎风声已过,大家该给孩子报名补习的补习,教培机构甚至一些老师利用假期或周末该揽生意就揽生意,因为大家都信奉“有钱不赚是傻子”。

不过,既然2021年7月,中央已提出“双减”政策,教育部还将其作为“一号工程”来实施,那么国家就不可能会轻易放弃已取得的整顿成果。

但中国还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民不告官不究”。会赚钱的教培机构和从业者们自然是通晓这一法则的,他们明白只要不再像以前那样张扬,大肆打广告做宣传,偷偷地招生,偷偷地教学,尽管闷声发大财。

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担心孩子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好大学,就没有出路和出息,所以宁愿节衣缩食甚至忍饥挨饿,也要抠出钱来给孩子补课,他们当然不会去举报。教培机构的从业者或者偷摸出来兼职赚钱的人民教师,更不会举报。大家各取所需,相安无事最好。

这时,就只有“爱管闲事”的“铁头”们站出来“伸张正义”了。作为“打假”网红,他举报补课的动机不排除有吸引眼球、赚流量的嫌疑。但他举报的是事实,要不然被被举报的校区也不会立马“拉闸关电,并遣散师生回家。”

按照国家“双减”意见要求,暑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培训是被明确禁止的,而高中阶段也要参照义务教育阶段执行。新东方进行学科类补课的确违反了“双减”相关规定,属于违规违法行为是毋庸置疑的。

问题是,大家都知道“双减”政策好,但是现在的教育体系和家长的思想观念在作祟,大家几乎都一致认为上职高、读个中专大专出来,将来只能搬砖过苦日子,只有考上普通高中、重点高中,考上好大学,才会有未来。

一个很严峻而又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如今初中升高中阶段,中职和普高分流比例几乎各占一半,有些地方的公办高中录取率甚至只有40%左右,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升入普高,然后考上大学,继而踏上一条光明大道呢?在现有教育评价体系下,哪所学校哪位老师,不希望自己主管的学校和班级在升学率上高他人几个肩头呢?

“有钱的人给孩子补课,穷人家的孩子怎么办?”学科类培训确实造成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加剧了教育不公平问题,但仅靠整治培训市场,尤其是靠网红来举报查处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大学专业设置、学历内卷以及就业观念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就算查倒一个“新东方”,还会有一个啥东方冒出来,就算“铁头”不举报,还会有“钢炮”来举报。总之,一定会陷入一个补课、举报、查处,再补课、再举报、再查处的无尽循环中。

一句话,只要升学和就业压力不彻底消除,教培机构违规补课和地下补课现象就一定不会灭绝。

(作者系华夏早报社编委、华夏号聚合新闻平台执行总编辑、灯塔新闻执行总编辑)

一审:贺强 二审:朱文强 三审:江单

本文由 华夏号 - 华夏早报 发表,其版权均为 华夏号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华夏号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20
华夏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