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早报评论员:郑州“最美桥洞诗”被涂抹不该 城市管理不能过于死板

《华夏早报》“华夏早报评论员”专栏评论

文/《华夏早报》评论员 樊耀文

这是写在河南郑州一桥洞下的一首诗,被网友称为“郑州最美桥洞诗”,当我读到到这首诗时,我真的被它蕴含的情感深深震撼了。全诗如下:妈妈/我的觉越来越少了/梦却 越来越长了/妈妈/岁月在我的心脏上挂上了一口夜半的钟/我从你那里获得的躯体和骨血/正在滚烫发出沸腾的声/妈妈/我一想到你就醉了/妈妈/我要睡了/妈妈我想你了。

整首诗以简短的句子和真挚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怀念和渴望。通过意象的运用和真实的表达,引起了读者对亲情和母爱的共鸣,让人们产生共鸣和感动。

在上述桥洞诗走红后,引起不少网友关注,并赶到现场打卡。然而就在几天前,慕名前往现场的郑州市民宋先生(化名)发现,这首“郑州最美桥洞诗”被人涂抹了,原来的 文字已全部被白色油漆遮盖。

为什么要删帖此诗,是因为它破坏了景致吗?好像也不是这么回事,桥洞子真的算不得景致。是这首诗刻在了文物上吗?实在说,桥洞和文物一点也搭不上边。这首清新的小 诗属于给桥洞增添一抹亮色,应该予以保留,涂掉后反倒显得很难看。

有人说诗歌已经被边缘化了,已无人在欣赏诗歌,我觉得这话说的有些偏颇。喜欢诗歌者,大有人在。有些优美的诗句,不但被人喜爱,甚至可以传抄。这是其它体栽的文学 形式所不能比拟的。诗歌被称为文学的皇冠,诗歌作者表达的是个人的情感,甚至这将种情感会感染别人。余秀华就有诗句:“人生有很多忧伤/我承担的不是全部/这样就很好” 。这位女诗人生来就残疾,以后还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婚姻,人生有很多的忧伤,但在诗人看来“我承担的并不是全部”,还觉得“这样就很好”,这样的诗句引发了人们的共鸣, 只有对生活热爱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美好的诗句。

“最美桥洞诗”简单而又真挚,通过简短的文字传递了浓烈的情感。它让人不禁陷入对母爱的思考和感动之中。一读这首诗我就醉了。它承载了游子对慈母的思念,传递了诗 人精神世界的向往,更突出了人类最为直接最质朴的情感:需要爱与被爱。有媒体发布报道称,诗的作者是流浪汉。8月14日,诗歌作者张伯翼回应新黄河记者称,该诗于今年5月创作,写此诗为鼓励年轻人,其本人并非流浪汉,而是一名书画家。

郑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人员表示,已接到上述诗文被涂掉的热线,目前已对接相关部门处理此事。最美桥洞诗,只剩下了桥洞,诗没了。这么美的一首小诗,为什 么被涂抹了呢?涂抹诗的人或者是某个部门是不懂得欣赏美,还是容不下美啊?让它静静的躺在桥洞不是更好吗?“最美桥洞诗”被涂抹,岂止是诗的悲哀?人们内心精神的世界 ,对美好的向往与追求,诗和远方,若是涂抹掉了,那才是可怕的。

而城管说,他写在了市政设施上,属于城市“牛皮癣”。它不是“最美的诗”?是城管的审美有问题,还是大众的审美不及城管?,说他是城市“牛皮癣”,所以要涂掉,而 网友说:“涂白像白癜风”。而“白瘨风”不是比“牛皮癣”更难看吗?

街头涂鸦作为一种新颖的艺术表达形式,并不是所有公共场所都禁止。北京市798艺术区的涂鸦,已发展成为制作精良的墙体涂鸦,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辽宁丹东望江村绚 丽多彩的“涂鸦墙”,吸引了诸多游客打卡。郑州市瑞光创意工厂、油化厂创意园等多个园区内,都有大量涂鸦墙。其实国外的桥洞也涂鸦,也很有艺术感。

一个城市,不仅要有人间烟火,也要有墙面艺术,也需要诗和远方。城市建设,既要关注大项目,也要着眼“小而美”。这首无意走红的小诗,让一个普通的桥洞成为打卡 之地。这是郑州的小确幸,而涂抹掉小确幸,又是城市之大不幸。喜乎?悲乎?

一审:贺强 二审:董哲 三审:江单

本文由 华夏号 - 华夏号 发表,其版权均为 华夏号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华夏号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1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