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早报评论员:“政治站位”莫成“政治错位”
《华夏早报》“华夏早报评论员”专栏评论
文/《华夏早报》特约评论员 王厚明
政治站位,反映一个人在认识、分析和处理重大问题时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
如今,政治站位是职场和媒体耳熟能详的词汇,领导的讲话开篇或要求,官方媒体的头条和报道,各项工作落实的重点或关键,都离不开“提高政治站位,统一到XX(上级组织)的思想上来,”俨然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话语。
政治站位是重要的,也是需要提高的。然而,如果把政治站位理解偏了、落实错了,则会走向一种误区,一味认为领导的站位就是政治站位,上级的站位就是政治站位,不以实事求是为准绳,只会导致政治上的错位,造成走事业上的弯路和建设发展上的损失。“政治站位”由于名义上的政治性和敏感性,令多数人不敢质疑,如同一个筐,很容易装入各种动机、不同花式的言行,值得我们审视和甄别。
不难发现,有的“一把手”或具有职务影响力的官员以个人凌驾组织,漠视民主、搞一言堂,一意孤行、盲目决策,贪大求洋、追名图利,将严规禁令置若罔闻,一门心思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只见乌纱帽,无视民生事,力求在任职内谋得上级看得见、晋升用得上的政绩,甚至怀私心杂念,搞贪污腐败,并以提高“政治站位”来装潢个人私心,为自己的个人升迁保驾护航,对有提出异议或质疑者动辄以“政治站位不高”来戴帽贴标签,甚至以“不换思想就换人、没有站位就让位”问责或调整干部,滥用组织权力,这样的政治站位实则是权力站位。
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是,有的把“政治站位”当大话讲、当套话写、当虚话听,对“政治站位”讲起来重要,做起来忽略,看似排在第一位,实则地位弱化、虚化、边缘化。缺乏大局观念、系统思维和战略眼光,往往局限于本区域、部门内、分管工作去思考问题,搞选择性执行、被动式应付,对“政治站位”采取的是实用主义、本位主义,这种政治站位显然是狭隘站了位。
也有的遗存文革思维,把政治站位当成至高无上的神牌令箭,喜欢上纲上线,习惯狐假虎威,搞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为拔高政治标准和要求,把普通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把一般问题当作原则问题,如某地一名基层干部“因洗澡4分钟没接巡视组电话受警告处分”,被扣上“四个意识不够”“工作不严不实”“作风漂浮”等帽子。对不顺从者动辄扣帽,强行绑架不同意见者,生硬统一思想,不实事求是,一味内卷折腾,这种政治站位无异于令箭站位。
当然,也有的“好心”犯错,宣传失度。看似政治正确、站位颇高,却是脱离实际、夸张离谱,使宣传的效果弄巧成拙,令人啼笑皆非,如有媒体报道“副市长吃上了自己掏钱买的月饼”,女同志“28天连续加班没换过衣服没洗头”,“夫妻新婚之夜抄党章”“干部大白天点马灯学党史”,如此违背人情常理的政治站位可谓是愚忠站位。
需要警惕的是,有的居心叵测、别有用心者以“政治站位”之名,行攻讦抹黑之实,用曲意颂扬、含沙射影的极端化解读方式进行过度美化、任意拔高,看似合情合理,其实挖苦讥讽,把屁股坐在了“敌对”那一边,刻意为之搞低级红和高级黑,很容易被带了节奏,偏了立场,以达到明褒实贬、混淆视听的目的,这种政治站位是仇视站位。
如此多的异化出来的“政治站位”,如若淡然视之,大而化之,只会混淆政治站位的正确意涵,引发政治上的变调错位,制造打压民主、违背实事求是的乱象,为贪污腐败遮羞挡箭,形成不敢讲真话、唯上唯权唯利的不良氛围,滋生政治上的两面人和伪君子。
“考事以正其名,循名以求其实。”要准确理解政治站位的内涵要求,使其归位于真理和真实。严查借提高“政治站位”为名图一己之私,纠治抹黑唱衰、贪腐谋利的政治错位,校正乱唱高调、选择执行的政治偏差,切实树立正确名利观、政绩观、价值观,对“政治站位”不人为拔高,不盲目体现,不戴帽绑架,不降低标准,切实把“政治站位”作为提高思想境界、激发工作动力的方向指引,真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