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东屯小学“育才”真谛:特教护航,融合教育

华夏早报讯(通讯员 邓昭斯宇)在长沙芙蓉区育才东屯小学里,有这样一群人为小天使们保驾护航的人——他们是一群值得尊敬的特教教师,这种“护航模式”就是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模式区域试点“第一所”

育才东屯小学和融合教育的故事,还得从2020年的首次普特融合试点说起。普特融合成为了普通孩子和特殊孩子的桥梁。

迷津中的第一颗星火出现的时候,就会有无数的星火汇聚,而育才东屯小学就是燎原的第一颗星火——它开设了特教中转班和融合普通班,走班制的模式实现了有学可上,个性化能力的发展就在课表和功能教室中发挥到了极致。

一生三课桌、一生一课表、一师一课表,要让教育适应孩子,而不是孩子去适应教育,育才东屯的校长任慧是这样说的。以多元适性优质为瞄点的融合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物理和心理上的融合,打破教育的“迷障”。

图为芙蓉区育才东屯小学。

天使点灯人的双向治愈

为天使点灯的,是教师,也是孩子自己。来到融合学校的孩子大多都是平台数据监测和家长自主申请的,因为对普通学校的不适应或者难以适应,他们来到了育才东屯小学。

舒适的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功能教室都配备了空调,烹饪、攀岩……,要呵护一棵小苗,得从它的茎叶开始——可能更适合强一点的光照、也可能更适应低一点的温度,潜力与个性是教师赋予小苗们的“关键词”。

育才东屯小学特教教师傅文静说到一个特别的故事。自闭症的孩子会渴望其他人的关爱,但不恰当的方式可能是引发没有硝烟的矛盾战争的“引线”,比如推搡、拉扯。

而教师就像天使们的另一重影子,他们及时地发现行为产生的原因,去引导孩子的正确行为,温和地拔除这根欲燃的“导火索”,师德也在此刻得到修炼,彼此的双向治愈。

试点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少有新鲜血液注入的教师班子、生均公费难以均衡的问题就是绊脚的鹅卵石,这条路像是永远看不见终点的“迷雾森林”。

这不仅是要新兴的融合教育模式守住“擂台”,也是对高质量发展的变相挑战,如何做到有效果有质量,是终极的课题。

大学生固定志愿者是育才东屯小学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首次联动,专业的体育艺术系的学生可以给特殊孩子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因为艺体方面的欠缺,所以请这些学艺体专业的学生志愿者到我们学校来承担孩子们的‘影子’。”芙蓉区育才东屯小学校长任慧表示。

融合教育:从育才东屯走向全市

2020年9月,育才东屯小学成立了全市第一个普特融合班,也成了湖南省第一所普特融合学校。

“融合教育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对生命的本质和尊严的捍卫和追求。我们会保持对融合教育的热忱和追求,努力为全校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形成‘生命成长共同体’。”任慧介绍。

2023年底,长沙市推出《长沙市特殊教育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5年底,各区县 (市) 至少建设1所特殊教育学校或高质量的普特融合学校,鼓励人口较多的区县(市)根据实际需要布点第二所特殊教育学校或普特融合学校。

省市两级教育局统筹部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试点建设中。特教教室可以睡觉的靠椅、小班制的形式,还有走廊随处可见的栏杆……每一个孩子都值得关爱,羽翼发育迟缓的天使也终于不用惧怕,他们也可以走向属于他们的“天堂”,这也是育才东屯小学“育才”的真谛。

本文由 华夏号 - 华夏号 发表,其版权均为 华夏号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华夏号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