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媒体人李克炎2025新年献词|过往并非空白,未来更非畏途
文/李克炎
并非只因季节的代序,眼下正值一个关键的节点,让地球村的每一个思考者,必须作出一个选择。
除去自然灾害,人为的动荡在加剧,战争进行,呼唤和平成为表面的共同语言,而世界已经分化成不同的阵营,分别被贴上文明与暴力的标签。有人投奔文明,有人隔岸观火,有人助纣为虐,有人甘当炮灰。如何选边站队,成为文明与否的试金石。
如果说战争还算是局部的影响,科技的革命性进步,给人类的冲击是全面的。科技文明总是这么豪横,人们还没有从互联互通的信息时代喘过气来,有人甚至还没开放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时代又朝我们走来。没有坚实的制度文明,无法迎接并创新科技文明。所以这段时间,网上关于如何完善制度对科技重要意义的讨论,又成了热点。
拥抱,还是拒绝?开启,还是关闭?向北还是朝南?与文明同行,还是与黑暗为伍?任何一个个体,乃至于团队,都应该在这一时刻,迅速旗帜鲜明地作出回答。
在一个能把爱国做成生意的地方,很多人都是人精,一本正经地讲些所谓道理,会被他们看作是一个笑话。因为他们不是在装睡,就是在装B。装睡的人无法叫醒,装B的人习惯于道理在手,高高在上,往往说一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大词,还希望别人相信。就像一方面批评旧思想,一方面在电视剧中把封建皇帝塑造成公仆一样,为了迎逢,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就是这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挂羊头卖狗肉的分裂。
正是这种分裂,导致很多不确定性,引发内外猜疑。叠加多重不利因素,造成一定混乱,使人感觉陷入困境。
分裂是传统,是悲剧,但并非不可跨越,在现代文明之光的照耀下,一切鸿沟都将填平。君不见,短短的几年间,红极一时的司马某先生成为过街老鼠,到处被驱逐?君不见,曾经喧嚣尘上的鹅粉如今沉默寡言?君不见,过去随时可见的极端言论眼下基本烟销云散。这不仅是时间的力量,更是互联网络公开进步的结果。
不是所有的学识都是为了赚钱,总有一些灵魂不能出卖。任何一个群体,总需要从历史中破茧而出,守望文明,奔赴未来。
一个群体,或许并不需要很多华丽的词汇,而只需要一些常识。五四以来探索救民之路的先驱们留下两个共识,值得坚守并成为常识。一个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封建礼教吃人,在封建思想这个破麻布袋上面绣不出现代文明之花。第二个就是毛伟人在窑洞问答中明确指出的,解决兴亡周期率的关键是民主制度。这两个观点是宝贵的思想财富,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江河滔滔向大海,文明的潮流势不可挡。多数人的奔赴,就是方向。
只有打开,才能拥抱,只有拥抱,才能融入。在眼下,站在历史的高度,摒弃一己之私,融入并享受先进制度文明,用制度文明消解科技带来的困境并促进技术创新,远离暴力与恐怖,是时代赋予的权利和红利,也是历史的机遇。
就在前两天,伊朗宣布放开互联网管制!窗户开启了,阳光还进不来吗?
过往并非空白,未来更非畏途!
(作者为知名媒体人,曾在当代商报、潇湘晨报、长江商报、江汉商报、生活新报担任常务副总编辑、副总编辑、执行总编辑、总经理、总编辑等职,现为华夏早报社名誉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