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辑有话说|“海底捞小便事件”,绝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餐饮卫生丑闻

《华夏早报》“总编辑有话说”专栏评论
文/董哲
3月12日,海底捞发布长文,公布了“男子向火锅内小便”事件调查详情,并公布补偿方案:针对4109单顾客,将全额退还当日餐费,并额外提供订单付款10倍金额超千万元的现金补偿。此外,对于涉案的两名男子,海底捞已在3月10日向上海黄浦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申请,坚决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3月12日 红星新闻)
“简直猪狗不如,毫无廉耻底线!”“海底捞用千万巨款买泡尿换回一点颜面!”近日,海底捞“男子向火锅内小便”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一度冲上热搜。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餐饮卫生丑闻,更是对商家管理、社会公德以及法治意识的多方面深度叩问。
从商家的角度来看,海底捞一直以来以优质的服务著称于餐饮行业。然而,此次事件暴露出其在管理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漏洞。
尽管在事件发生后,海底捞迅速做出反应,公布调查详情并给出补偿方案,但这并不能完全抹去事件本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门店值班团队未能及时察觉包间内的异常情况,这反映出员工培训和管理监督环节的缺失。在餐饮行业,保障食品卫生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对消费者最基本的尊重。像海底捞这样的大型连锁餐饮企业,本应有着更为严格的监管机制,无论是监控设备的覆盖范围,还是员工对异常情况的敏感度培训,都应该做到万无一失。
此次事件无疑给海底捞敲响了警钟,同时也警示着整个餐饮行业,在追求服务和扩张的同时,绝不能放松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环境的把控。
再看那两名涉事男子,他们的“兽行”简直令人作呕,令人发指。火锅是供人食用的美食载体,向其中小便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基本的社会公德。这不仅仅是对海底捞这家企业的不尊重,更是对广大消费者的极大冒犯。
在公共场合,尤其是在餐厅这样的饮食场所,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基本的文明礼仪规范。这两名男子的行为反映出他们缺乏最基本的教养和对他人权益的漠视。他们或许以为自己的行为不会被发现,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的行为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也提醒着我们,社会公德的缺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加强对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让人们从小就懂得尊重他人、遵守公德的重要性。
从法治层面来看,海底捞在确定涉事人员后迅速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申请,这一做法值得肯定。
这表明企业在面对此类侵犯自身权益和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时,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正义。法律是社会的底线,任何人都不能逾越。对于这两名男子的行为,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谴责的层面,必须通过法律的手段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这也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法治社会中,任何违背公序良俗、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此次事件中的补偿方案,虽然体现了海底捞对消费者的高度负责态度,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事件的严重性。
4109单顾客受到影响,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全额退还餐费并提供10倍金额的现金补偿,这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弥补,但也说明了此类事件对企业和社会造成的巨大损失。它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对整个餐饮行业形象的损害。
总之,“海底捞小便事件”是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了商家管理、社会公德和法治意识等多方面的问题。
希望海底捞能够以此事件为契机,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监管机制;希望那两名涉事男子能够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从中吸取教训;更希望整个社会能够更加重视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法治意识的普及,让类似的丑闻不再发生。毕竟,一个健康、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去营造。
(作者系华夏早报社副总编辑)
一审:张颖 二审:朱文强 三审:江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