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辑有话说|1.5万买200平米纸别墅祭死人?文明祭扫不能仅仅停留在倡导上

《华夏早报》“总编辑有话说”专栏评论

文/董哲

2025年清明节前夕,记者发现在南通所属的苏南地区,又见豪华殡葬品,200平米双层纸别墅售价1.5万元,商家否认暴利。为何去年的禁令未能严格执行?南通市民政局回应:我们一直在倡导绿色、文明祭扫,但一说禁止就完全没有了,这可能吗?(4月2日 极目新闻)

“200平米的双层别墅,恐怕绝大多数活人这辈子也住不上,死人却住上了!”“1.5万元在东北一些小地方能买个小的二手房了!”清明节,本是人们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却屡屡被豪华殡葬品的乱象所冲击。200平米双层纸别墅售价1.5万元,这样的现象实在令人咋舌,也颇具讽刺意味。而商家所谓的“否认暴利”,在如此高昂的价格面前显得格外苍白。

据报道,当地曾出台禁止制售殡葬用品的政策,然而这一禁令却未能严格执行。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多方面的严重问题。

首先,对于商家的行为必须予以严厉批判。他们为了逐利,公然违背公序良俗和社会倡导的价值观。这种豪华殡葬品的出现,是对传统祭扫意义的严重扭曲。祭扫的本质是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者的慰藉,而不是通过铺张浪费来显示所谓的“孝顺”或者“排场”。

商家利用部分人爱面子、讲排场的心理,制造出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不仅加重了生者的经济负担,更在社会风气上起到了极坏的引导作用。这股歪风邪气让清明节这个充满文化内涵的节日染上了浓浓的铜臭味。

而当地主管部门在这件事情上的表现也难以让人满意。查处力度不够、不作为的现象明显存在。民政局虽然声称一直在倡导绿色、文明祭扫,但倡导如果缺乏强有力的执行手段,那便只是一句空话。“一说禁止就完全没有了,这可能吗?”这样的回应看似无奈,实则反映出工作中的懈怠。

如果主管部门能够积极履行职责,加强市场监管,对违规制售殡葬用品的行为事前进行严厉打击,那么这种不良现象怎会屡禁不止?这就好比一个牧羊人,如果只是看着狼群一次次袭击羊群而不采取任何防御措施,那只能说明这个牧羊人是失职的。

从社会层面来看,这种豪华殡葬品的流行,也反映出部分民众思想观念的偏差。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在丧葬、祭祀上花费越多,就越能体现对逝者的敬重。然而,真正的敬重应体现在生前的关怀照顾,在于传承逝者美好的品德和精神,而非死后的奢华摆设。

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加强教育宣传。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死观和价值观;社区、政府和社会也可以组织文明祭扫宣传活动,让绿色、文明的祭扫理念深入人心。

要改变当前这种现状,必须多管齐下。对于商家,要加强监管,提高准入门槛,对违规制售行为处以高额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同时,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民众积极参与监督。

对于主管部门而言,要切实履行职责,不能仅仅停留在倡导层面。要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殡葬用品市场的日常巡查,并且将工作成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清明时节,我们应该回归祭扫的本质,倡导绿色、文明祭扫。比如鲜花祭扫,既环保又能表达哀思;网络祭扫,突破时空限制,同样能传递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让我们共同努力,摒弃祭祀歪风,让清明节回归到它应有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上来。同时也希望各地主管部门能够以此为鉴,积极作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作者系华夏早报社副总编辑)

一审:张颖 二审:朱文强 三审:江单

本文由 华夏号 - 华夏号 发表,其版权均为 华夏号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华夏号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7
华夏号

发表评论